子宫肌瘤:深入了解与精准诊断的妇科良性疾病
子宫肌瘤是慢性宫颈炎中常见的疾病,属于妇科类子宫疾病的一种。对于这一疾病的诊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
女性的一生中,原始卵泡的数量是有限的,排卵的年限大约为30年。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的作用,卵巢会暂停排卵,直到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恢复。这使得有生育史的女性相对较晚进入更年期。未育女性由于缺乏孕激素的保护,容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其中就包括子宫肌瘤。
那么,何时该“留”何时该“除”子宫肌瘤呢?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手术切除肌瘤:肌瘤较大,单个肌瘤大小达到5~6厘米,并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由于子宫肌瘤导致长期经血过多、经期过长,大量出血引发严重贫血;肌瘤生长迅速,或在更年期后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增大;因肌瘤导致不孕。
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呢?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重要依据。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白带增多,如果是急性发病阶段,还会出现血浓白带,伴随下腹及腰部坠痛、尿频、尿痛及尿急等症状。慢性子宫肌瘤则表现为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白带。黏稠脓性的白带不利于精子穿过,也可能导致不孕。
妇科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手段。急性发病时期可见宫颈充血水肿,或有时伴有糜烂。如果是慢性炎症刺激,通过阴道镜检查会发现宫颈肥大、息肉甚至糜烂等症状。
宫颈刮片示巴氏Ⅱ级也是诊断依据之一。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还需要做宫颈活检以明确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子宫肌瘤有时会伴随宫颈息肉或宫颈糜烂,后者与早期宫颈癌在外观上难以区分,必须依靠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进行鉴别。
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正确的确诊,我们才能找到更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降低疾病的危害。作为患者,也要增加对疾病的了解,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抗击疾病,保护女性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