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供血不足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乃至坏死的状况。对于这一病症,机体是无法自愈的,必须通过药物干预或介入治疗来应对。心脏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的冠心病到心绞痛、心肌梗死,其发展速度和范围都各有不同。
当你感受到轻度的心脏供血不足,通常会经历心绞痛的发作。这时,通过休息或服用药物,冠状动脉得以扩张,血流重新灌注,使得心肌细胞从缺血缺氧状态中得到可逆性的恢复。心绞痛的症状会有所缓解。但重要的是,这只能缓解症状,而无法改变心肌缺血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疾病并未被治愈。
相比之下,严重的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由于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细胞坏死,即使血流灌注恢复,其功能也无法恢复。
冠心病是心肌供血不足的最常见原因,由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和狭窄,这一病因无法通过药物消除。对于心脏供血不足的治疗,更多的是控制病情的进展,缓解症状,而非期待其自愈。尽管无法自愈,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的生活调整,患者仍可以拥有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