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小儿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篇

对于此病症的治疗,核心策略在于调整心率、调整心脏前后负荷,以及增强心肌收缩力。

对于心率过慢的患者,需借助药物刺激。例如,静脉注射抗副交感神经药物阿托品,剂量为0.5~1.0mg,或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剂量为0.5~1.0mg/250ml)。这些药物不仅能增加心率,还能提升心脏出血量。对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情况,除了异丙肾上腺素溶液外,还需使用起搏器进行治疗。如遇到需要立刻解决的心律失常问题,如室性心动过快,可以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如果药物治疗在数分钟内无效,则应立即进行复律。

接下来是调整心脏前负荷,也就是左室舒张末压。增加回心血量能有效提升心排量。可以通过输血补液的方式来实现,扩充血容量,进而增加心室充盈压力。

在适当扩大血容量之后,应使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例如,静脉注射10%氯化钙,虽效果短暂,但起效迅速。在心率增加的前提下,如血钾水平不低,可以注射毛花苷C(西地兰)。对于动脉收缩压较低的患者,推荐使用儿茶酚胺升压药多巴胺。它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大剂量时还能收缩血管。另一种药物异丙肾上腺素,能作用于β肾上腺能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从而改善心脏排血。

为了减少左心后负荷,我们可以使用血管扩张剂。左心后负荷主要取决于左室容量和主动脉阻抗,而血管扩张剂能减少这两个因素,从而增加心脏排量。硝普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可以通过降低动脉压、肺动脉压和左房压来影响心脏排量。

二、预后因素

此病症的预后情况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低心排血的程度:心排血量越低,预后情况越差。

2. 治疗开始的时间:越早开始治疗,预后情况通常越好。

3. 术后机械梗阻程度、残余分流或逆流程度:这些因素也会显著影响预后。

严重的疾病状况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