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气温攀升,一些人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对美食提不起兴趣。伴随着低热的体温(大约在37℃至37.4℃之间),身体疲惫不堪,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压制,情绪也低落,工作效率受到影响,体重逐渐减轻。情绪波动大,容易烦躁,时常感到头晕目眩,胸闷不适。
在中医的语境里,这种情况被解读为“暑伤气”,民间则称之为“苦夏”。这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于夏季高温、高湿等气候因素导致的一种身体反应。酷热的天气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温调节中心也受到影响,导致产热散热功能失衡,进而引发功能性低热。
而且,在酷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出汗,汗水带走了宝贵的水分和盐分,使得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这种电解质的失衡使得身体感到酸困、懒惰、虚弱等症状。在胃肠道方面,可能会感到食欲不振、腹胀不适、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随后,可能会出现疲劳、心悸、出汗、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这个时期的身体像是在诉说:“我需要休息,我需要平衡。”在夏日里,我们要学会调节身体,适当休息,补充水分和盐分,保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可以尝试一些清淡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让胃肠道得到舒缓。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让身体自然度过这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