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报道,在总理温家宝关于宏观经济政策需“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表态后,中国于本月26日宣布启动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这次改革是对中国税制的重要调整,旨在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并降低税负。
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在部分地区和行业逐步将原先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上海作为经济发达的城市,率先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试点。如果试点效果良好,未来可能会选择更多行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除了现有的增值税税率外,还将新增两档低税率,分别为11%和6%。这一变革意味着增值税制度更加灵活多样。
在之前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强调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并强调完善财税政策的重要性。他提出的结构性减税理念得到了实践的响应。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刘尚希副所长表示,此次增值税改革是对温家宝理念的“呼应”,也是中国税制完善的重要一步。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而增值税则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以物流业为例,如果运输和仓储业务分开属于不同法人,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同时促进产业分工细化,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尽管增值税税率看似高于营业税税率,但刘尚希解释,两者的应征税额不同。增值税只对增值部分征税,因此实际税负并不一定高。至于具体的减税效应,还需大量基础数据进行测算。值得注意的是,增值税作为中国的大税种,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远高于营业税。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增值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5.5%,营业税占比为14.5%。此次税改对于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精准把握,也展示了在结构性减税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期待这一改革能够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减负效应,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