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收送养程序不严,才有变相孩童买卖

在这个名为“圆梦收养送养之家”的网络平台上,有关孩子收养与送养的讨论如火如荼。背后却隐藏着令人震惊的真相。这里,收的行为被异化为金钱交易,疑似存在大量的贩卖婴儿行为。

每天,成千上万的人在“圆梦收养送养之家”收养细节,从网络交流到私下接触,再到洽谈高额补偿费。据新京报记者的调查,通过这个平台,送养者可以从收养家庭获得高达七万、十万的补偿金。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平台还为假证贩子提供了广告位,有人甚至在这里购买到假的出生证明。一些人贩子也混入其中,按照男女不同价格,公开进行孩子的买卖交易。

在正常的民间收养中,适量费用的收取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费用应当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常至多几千元。“圆梦收养送养之家”的收费标准却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这里,收的费用高涨,甚至可能涉及巨额钱财,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标准。

最高院、最高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明确指出,为了收取钱财而将子女“送”给他人的行为,如果收取的钱财明显不属于“营养费”、“感谢费”等合理范畴,则应当以妇女、儿童罪论处。由此可见,“圆梦收养送养之家”很可能正在将大量的儿童置于被贩卖的风险之中。

这种收的交易不仅存在严重的法律问题,更隐藏着巨大的道德风险。试想一下,一笔相当于一般人几年收入的补偿金,足以让一些人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将生孩子、卖孩子当作一种职业。而这些有偿送养的行为,往往是由亲生父母所实施的。在妇女、儿童的问题上,亲生父母并没有豁免权。

我们必须坚决对这种违法行为予以打击,保护每一个无辜的孩子,让他们能够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收养送养相关法规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