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新闻》报道,济南市场出现一种不良商业现象,某些商贩悄悄售卖一种名为“豆浆精”的产品,利用它来调制豆浆,几乎成为了行业内的潜规则。这些豆浆精在市场上广泛流通,甚至在部分店铺,店主会积极地分享如何正确使用它来勾兑豆浆的技巧。
在济南的七里堡市场,一家经营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店铺公开展示了这种豆浆精。记者看到,一桶豆浆精的价格为48元,却能制作出高达200杯豆浆。该店铺的店主透露,很多顾客误以为黏稠的豆浆品质更佳,但实际上,这是因为豆浆中添加了过量的豆浆精和其他增稠剂。
另外一家专门销售食品添加剂的店铺也销售这种名为“豆浆粉香精”的产品。老板介绍,这种豆浆精并非直接兑水就能成豆浆,其主要功能是增强豆浆的香味。这些香精产品的信息标注并不完全,除了保质期、厂家和贮存条件外,产品配料说明非常简单,仅有“食用香精辅料、食用香料”等字样。
真正的豆浆是由豆类打磨而成,呈稀薄的糊状,含有豆子的残留物,喝起来有一种“涩”的粗糙感,且豆腥气较浓。但如果在杯中加入适量的豆浆精,豆浆的香味会立即变得更加浓郁。
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崔波教授表示,虽然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但这些豆浆精的产品成分未标清,难以判断消费者使用后的具体情况。由于目前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来区分鲜磨豆浆和调制豆浆,这种近乎随意的添加行为无疑会对消费者构成潜在威胁。
这一事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保持警惕,留意食品中添加的各种成分,确保自身健康不受影响。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添加标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报道山东台记者李健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这一问题,为消费者健康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