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商王武丁喜逐鹿,科举人聚餐鹿

自古以来,鹿一直被人们视为瑞兽,它美丽的外形和温驯的性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据葛洪的《抱朴子》记载,鹿是长寿的仙兽,满五百岁则颜色变白。在古人祝寿时,常常以鹿为象征,将鹿与寿星一同画下来,送给长者以祝贺长寿。又因为“鹿”字与“禄”谐音,所以鹿也代表着福气或官职俸禄的意思。

在儒家文化中,鹿更是帝王仁德的象征。白鹿的出现常常被认为是检验帝王德政的好坏和上天意志的表现。在道教文化中,鹿是仙人的坐骑,如南极仙翁的坐骑就是一只白鹿,因此又被誉为仙兽。

“鹿”字在中文中是一个象形字,其形象描绘得十分传神。从已知的卜辞中我们知道,鹿是第二十二位君主在公元前1192年最喜爱的猎取动物之一。在甲骨卜辞中,有关武丁逐鹿的记录屡见不鲜。武丁逐鹿前会预先进行占卜,了解逐鹿之日的天气情况。这种活动几乎为历代帝王所喜爱,并将鹿延伸喻指为帝位、国家政权等。“逐鹿”成为了政治家夺取政权的代名词。历代帝王对鹿的热爱导致了这种美丽动物的逐渐减少,变得更加珍贵和受到人们的喜爱。

历史上,汉武帝曾因有人杀害上林苑的鹿而大发雷霆,幸好有人婉言相劝才赦免了罪犯。魏文帝也曾经因为鹿逃掉而大发雷霆,经过劝谏才肯罢休。这些事件都反映出历代帝王对鹿的重视和喜爱。鹿喜欢群居的习性也被人们推及到人类社交中,以鹿比喻宾朋。在宴请宾客时,人们会唱起“鹿鸣”之歌以增加气氛。

到了唐代,“鹿鸣宴”成为了新科举子庆祝的宴会。在发榜次日举行,宴会上会唱起《诗经》中的“鹿鸣”之诗以活跃气氛。宋代大文豪苏轼还曾写下一首《鹿鸣宴》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新科举子榜上有名后的欣喜。鹿是一种受到人们尊敬和喜爱的动物,它不仅是瑞兽、仙兽,也是人们社交、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