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沙桥镇的王树明家庭带着感激之情,手捧锦旗走进了卫生院。他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小小的卫生院竟然完成了超乎预期的疝气手术,不仅手术效果出色,而且就医过程十分便捷,费用也极为合理。这一感人场景,只是楚雄州医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缩影。
楚雄州始终将人民健康置于首位,通过实施“四个一、两首创、三提升”策略,全面深化医改,有效解决群众面临的医疗难题。
在扩大医疗保障方面,楚雄州实现了医保的州级统筹和城乡居民医保的统一,大病保险制度也逐渐完善。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逐年增加,人均筹资标准达到900元。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州95%以上人口,确保了每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在药品采购方面,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在楚雄州全面落地。通过参与国家、省组织的药品、医用耗材集采,以及国家组织的冠脉支架等集采,药品平均降幅达到55.01%,累计节约费用约4.4亿元,为群众减轻了负担。
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上,新的机制初步建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实现零差率销售。这一改革彻底破除了旧机制,建立了以服务收费和补助为主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在医共体建设方面,楚雄州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同步实施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各地在实践中各有特色,均取得显著突破。其中,禄丰市在全国首创DRGs付费制度改革,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楚雄州还加大了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财政持续加大投入,推动医疗机构内涵建设。目前,全州公立医院拥有众多临床重点专科,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成果显著。中彝医药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更丰富的医疗选择。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州卫生健康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通过实施“四个一百”建设项目,全州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和医院床位数量都有了显著增加。10县市人民医院均达到基本标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楚雄州通过深化医改,不仅在医疗服务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而且在中彝医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这一切的努力和改变,都是为了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高质量、便捷、实惠的医疗服务。楚雄州的中彝医药人才培养工程成果显著,全州公立综合医院已全面设立中彝医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均建立了中彝医馆。更令人欣喜的是,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96.4%的村卫生室都已经能够提供中彝医药服务。正因如此,楚雄州在2021年成功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其下辖的9县市也相继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
全州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已经增至75.85岁。这一显著成果得益于楚雄州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持续努力。该州的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许嘉鹏表示,通过近十年的医疗改革,楚雄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允许”政策在此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这两个允许的政策,一是允许医疗卫生机构在工资分配上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二是允许医疗服务收入在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对人员的奖励。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全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年人均薪酬水平,从而激发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
楚雄州的医疗改革不仅提升了服务水平,也实实在在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全州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11.33/10万、3.40‰和5.15‰。这是楚雄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全州人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