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李玲教授,近日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就“免费医疗”与贫困人群医疗保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在线交流。
李玲教授表示,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医疗问题。针对网友关于俄罗斯全面实行免费医疗制度的提问,李玲教授表示不完全同意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教授的观点。
李玲教授指出,医疗与吃饭并非同一类产品,医疗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像国防一样,虽然医疗并不是完全免费的,但国家通过税收投资建立的医疗体系确实让国民享受到免费的医疗服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说法不能一概而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物并非完全由市场交换决定,也并非所有产品都像午餐那么简单。家庭关系、亲情关系等并非完全基于交换,而是基于无私的奉献和关怀。对于免费医疗体系的理解,不应过于狭隘地套用“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概念。
谈及俄罗斯的免费医疗体系,李玲教授指出其源远流长。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免费医疗体系,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之一。该体系通过国家税收投资,建立医院,并为医生和护士提供免费的培养和高薪待遇。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免费的医疗服务。前苏联的免费医疗体系对整个西方乃至资本主义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英国为例,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英国展示了其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其实这源于1948年英国学习前苏联的免费医疗体系。至今,英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仍然运行良好。
李玲教授强调,医疗是一种特殊的准公共产品,个人无法完全抵御医疗风险,因此现代国家都建立了医疗卫生制度来保障国民的医疗安全。对于免费医疗的理解,我们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考虑到国家的税收投资、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以及国民的福利保障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