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由省科协主办的第二届江苏省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启动仪式上,深空探测领域的领军人物、被誉为“嫦娥之父”的叶培建院士,带来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报告——《太空,服务人类》。这场报告带领人们领略了太空的神秘魅力及我国深空探测的宏伟蓝图。
原计划的火星之旅
叶培建院士介绍,嫦娥一号成功绕月飞行一年后,仍剩余大量燃料。为了消耗这些燃料,我们进行了多次轨道调整,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最终,嫦娥一号成功实现了可控撞月。
备份星的新使命
原本作为嫦娥一号备份的嫦娥二号,因原计划的火星探测因距离过远而暂时搁置。叶院士表示,测控技术尚未完全跟上这一大胆的设想。尽管火星距离遥远,但嫦娥二号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表现卓越,未来可能承担更远的深空探测任务,如小行星探测。
嫦娥三号的雄心壮志
嫦娥三号即将在不久的将来发射升空。目前,它正在敦煌附近的一片沙漠中进行训练。叶培建透露,嫦娥三号不仅个头更大,更重要的是它的形态完全不同。因为它是月球着陆器,因此设计了四条腿以适应月球表面的地形。它将完成一系列重要任务,如月球元素分布、月球地形地貌的探测等。目前进展顺利,预计不久将降落在月球表面,并有月球车进行实地探测和数据采集。同时还在北京建造大型室内月球模拟场地进行训练和测试。这些活动都在一片距离敦煌约两百多公里的荒漠地带展开。为什么选择这片区域呢?因为这里的环境与月球极为相似。通过这样的实验和训练场地,科研团队能够更真实地验证和测试月球车的性能和可靠性。可以说一切都是为了验证和未知的太空世界而努力。我们知道每个细节的改进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人类太空的宏伟梦想。我们期待着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和它在月球上的精彩表现!嫦娥五号在望除了嫦娥三号备受关注外叶培建院士还介绍了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的一些重要细节计划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发射的嫦娥五号将会是我国太空探测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承载着实现人类对太空更深入了解的使命和任务。“叶培建院士透露说未来将有更多的港澳科研力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共同见证和推动人类太空的新篇章!未来我们还期待着更多的太空奇迹在我们的努力下不断诞生和涌现!至于宇航员何时登陆月球这一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但是科学家们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和我们也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届时我们人类将在太空中书写新的历史篇章!神舟八号的挑战除了深空探测外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叶培建院士介绍神舟八号最近即将发射并与天宫一号进行交汇对接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我国未来的载人航天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将是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的到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我们即将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其重要任务是与“天宫一号”进行远程交汇对接,形成巨大的组合体并在空中运行12天。这一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
叶培建专家透露,这次交汇对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太空步伐。即便首次对接出现任何状况,我们还有后续的神舟飞船以及种子卫星等技术储备,这充分显示了我们的航天事业的稳健与坚韧。不仅如此,我们已经成功发射了多个小卫星,最小的卫星仅重3.5公斤,这是我国航天科技实力的生动体现。
叶培建还提到了太空研究对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潜力。他指出,之前的神舟系列飞船都进行过生物实验,已经成功培育出多种太空品种,包括柿子椒、辣椒、小麦等。这些太空品种的个头巨大,如太空南瓜重达200斤,太空豇豆长达50厘米。这些巨大的品种并非转基因,而是空间特殊环境引起的变异。为此,我国专门发射了种子卫星,搭载了大量种子进行太空培育。
更令人振奋的是,我们正致力于发展小卫星技术。按照国际标准,体重超过一千公斤的称为大卫星,而一百到一千公斤的则被称为小卫星。现如今最小的卫星被称为芯片卫星,仅是一个简单的芯片大小。浙江大学已经成功发射了两个微小卫星,每颗仅重3.5公斤。还有清华大学、哈工大等也在小卫星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南京也有一所大学即将发射小卫星,展现了我国在小卫星领域的蓬勃发展势头。
江苏的“太空缘”也在不断加强。叶培建表示正在与泰州合作建设太空工厂,种植太空品种。这不仅展示了江苏在航天科技领域的参与,也预示着我们正逐步走向太空产业化的新时代。这一新时代的到来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我们在全球航天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更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航天奇迹在神州大地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