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九成网友支持卫生部禁用面粉增白剂

关注食品安全:面粉增白剂的争议与禁令前奏

近日,卫生部监督局网站引起广泛关注,原因是对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公开征求意见。消息一公布,立即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据称,拟从明年开始禁用面粉增白剂。这是基于何种原因?又将带来何种影响呢?

让我们了解卫生部的立场。情况说明表示,粮食主管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后提出,面粉加工业已无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的必要。消费者普遍要求小麦粉保持其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摄入。尽管过氧化苯甲酰按规定使用未发现安全性问题,但出于对面粉加工行业的技术性评估以及对公众健康安全的重视,卫生部建议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考虑到技术必要性问题,同样作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钙也拟一并撤销。

那么这一决定背后的考量是什么?除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之外,还有数据支持这样的决策吗?据了解,现有加工工艺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添加限量下难以将增白剂添加均匀,容易导致含量超标,带来质量安全隐患。为了尽可能降低撤销过氧化苯甲酰对产业的影响,政策实施将设置大约一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此前按照相关标准使用的面粉及其制品可以继续销售至产品保质期结束。这一决定体现了政策的严谨性以及对产业平稳过渡的考虑。

对于这一决策,各方的态度各异。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赞同废除过氧化苯甲酰等面粉增白剂。他认为增白剂只能改善卖相和口感,对食品安全和改善营养没有意义。他还指出,由于增白剂的强氧化性,长期少量使用也可能产生潜在危害。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对此表示不同看法。他认为如果说过氧化苯甲酰会带来安全问题,就必须拿出数据证明。这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验证。这不仅仅是关于一种添加剂的争议,更是关于食品安全、人体健康与科学证据的重要讨论。这一决策将如何影响面粉加工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以及食品行业的未来走向,我们拭目以待。这是一场关乎每个人健康的重要对话,让我们共同关注并期待更科学、更公正的答案。卫生部关于面粉增白剂的改革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一片讨论声中,给出了一个过渡期,自2011年12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对此,专家傅亮认为,这是卫生部对厂家负责任的表现,考虑到市场上还有存货需要消化。

记者调查揭示,广州市民对此事颇为关注。不少市民表示,他们了解过面粉增白剂的事情,并赞成国家有关部门早日禁用增白剂。考虑到健康问题,他们平时避免购买那些过于白净的面食。在超市挑选馒头时,王阿姨更倾向购买价格较高但质量可靠的产品,对于菜市场那些过于白净的馒头和包子,尽管价格便宜,但她因担忧添加了增白剂而不敢购买。

餐馆的楼面经理娥姐提到,广州人喜欢喝早茶,许多茶点都是面粉制品。近年来,客人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色泽自然、原味的面食,过于白净的包子、馒头反而让客人产生疑虑。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表示,尽管目前尚未有病例直接归因于面粉增白剂,但预防总是胜于治疗。北京医科大学和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的《毒理学》一书明确指出,成分为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增白剂”具有致癌作用。

从企业角度看,广州粤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明表示,目前面粉行业普遍使用增白剂,并将其作为推销的卖点。但他也认为,是否继续允许添加“增白剂”,关键在于消费者是否能认识到不加任何添加剂也是有益的。

新京报的报道显示,九成网友支持取消面粉增白剂,认为没有必要设置过渡期。

这场关于面粉增白剂的讨论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更是关于公众健康、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认知的问题。在追求食品美观的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其内在的安全与健康?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这场讨论中,每一位市民、每一位消费者都拥有发言权,他们的声音应当被听到,他们的权益应当被尊重。关于面粉增白剂争议的调查报告及评论

随着一项涉及超过三万人的调查落下帷幕,关于面粉增白剂的话题再次引发公众热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网友支持取消面粉增白剂的使用,反映出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与担忧。

对于是否应该添加增白剂以提升面粉品质的问题,网络上的讨论异常激烈。多数网友持有担忧态度,他们认为增白剂并非天然成分,即使对人体无害也不能长期使用。有观点认为,食品的本质在于其天然性,天然食品才是最好的选择。更有网友直接表示:“增白剂不是粮食的一部分,即使对人无害也不能随意使用。”这种观点无疑凸显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审慎态度。

尽管卫生部决定撤销面粉增白剂,并设置了约一年的过渡期以降低对产业的影响,但仍引发部分网友质疑。有人认为既然增白剂非天然,就应尽早禁用,无需设置过渡期。还有网友认为,过渡期只是为了消化之前的库存和生产厂家转型的需要,这部分损失应统筹考虑。对于此类担忧,卫生部表示正在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过渡期内食品安全。同时也在研究其他违法添加物质的检验方法,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专家则提出了另一种担忧,如果突然全面取消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一些小企业可能会为了增加销量而选择违法添加其他漂白物质如吊白块等,反而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对此,卫生部强调将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检测方法以防范潜在风险。这些措施显示出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历程,面粉增白剂的话题始终牵动着公众的心。从最初的引进到后来的争议不断,直至如今的限制使用甚至撤销决定,每一步都引起了行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想不吃增白面粉还要等一年?”的疑问背后是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和对政策实施的关切。这也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来维护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和意见反馈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希望在未来的食品安全管理中能更多地听到公众的声音并更好地回应他们的关切和期待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一直以来,关于面粉增白剂的争议从未停歇。尽管曾数次传出其将被禁用的消息,但每次都未能如愿。如今,终于宣布面粉增白剂将在不久的将来被禁用,公众纷纷表示期待。由于保质期的问题,完全避开增白面粉可能需要等到遥远的2012年。

这场禁用争议可追溯到二十年前。1986年,商业部允许在小麦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随后卫生部也将其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否禁用面粉增白剂的讨论持续了数十年。

历史记录显示,多次的联合呼吁和审议已经推动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从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联合呼吁,到粮食行业协会的多次组织活动,再到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明确要求,每一步都见证了禁用面粉增白剂的决心。

经过漫长的讨论和审查,卫生部最终决定采取行动。这一决定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因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食品工业发展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添加非天然的成分到食品中,不仅对人体无益,甚至可能带来伤害。面粉增白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们追求便捷和物质丰富的忽略了食物原本的功能——维持人的健康。

回顾这场争议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还原食物本来面目是正确的选择。饮食健康是一种很好的防病措施。我们期待将来有一天,我们的饮食将更加注重食物的天然功能,而不是为了追求鲜美而忽视其本来功用。

卫生部门的这一举措值得肯定,但我们还需更多的努力。期待未来,相关部门能继续加强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健康。公众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添加物的利弊,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