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RCEP重塑全球贸易新篇章
在越南首都河内,历史与未来交汇,一场关于全球贸易格局的巨变在此悄然展开。那一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标志着历时八年的漫长谈判终于结出了硕果。
这个新型自贸协定不同于任何传统的贸易协议,它汇聚了15个成员国的力量,覆盖了约23亿人口,GDP总和超过25万亿美元,占全球人口的30%。这些成员国包括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不仅是一个经济体的融合,更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
RCEP的达成,是全球自贸协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15个成员国的“朋友圈”,涵盖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新华社曾指出,RCEP一旦生效,将通过削减成员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且最具潜力的区域自贸协定。
回望过去,RCEP的谈判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2012年的首次启动,到三次领导人会议、十九次部长级会议以及28轮正式谈判,每一环节都凝聚了各成员国的智慧和努力。其中,印度因在关税和其他贸易问题上的分歧最终选择退出谈判。但这并未阻碍RCEP的进程,各国共同推动了这一协定的诞生。
此次协定的框架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其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特点。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这是一个全面融合的时代,RCEP的签署标志着全球贸易进入新的篇章。接下来,各成员国需完成国内法律审批程序,推动协定早日生效实施。
对中国而言,RCEP的签署具有深远的意义。东盟已超越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在疫情的影响下,双方经贸合作依然逆势上升。前十月,双方贸易额和投资额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专家认为,中国应立足于亚太地区,充分利用RCEP,将其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外部重要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中日两国在RCEP签署当天达成了双边关税减让安排,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尽管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历经多年仍未完全达成,但RCEP被看作是折中的宝贵成果。这一协定的达成将有助于促进双边贸易发展,降低跨境流动成本,优化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财政部的消息显示,RCEP各成员之间的关税减让以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预示着自贸区将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成果。这将通过促进要素资源的高效自由跨境流动,进一步推动东亚国家的深入发展。
商务部的专家指出,RCEP的达成不仅将贸易链条紧密联结,还有助于降低联结成本。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完整的贸易链条往往涉及多个国别,RCEP的实现将在区域内实现国际产业链的全覆盖和畅通。
也有观点担忧RCEP的达成可能会加速产业溢出趋势,部分产业可能会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但无论如何,RCEP都为全球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各国需要共同协作,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RCEP的签署是全球贸易的一大里程碑,标志着全球贸易进入新的时代。这不仅是一个经济的融合,更是一个时代的选择。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全新的贸易篇章,共同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针对人们的担忧,庞超然作出了深入回应。他详细阐述了区域贸易协定对区域国家影响的复杂性。这种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可能会对部分低端的、成本敏感型的产业布局变化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吸引符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的环节流入,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这种协定的签署,有助于我国产品更好地开拓区域国家市场,实现更大的规模效应。
庞超然进一步强调,“多边主义、自由贸易是正道”。他提到RCEP历经八年谈判,在当前背景下得以签署,就像一道亮光,在阴霾中带来希望和信心。这一重大事件再次确认了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是前进的大道和正道,代表了世界经济和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李克强对此也表达了强烈的支持。
回顾过去几年,全球贸易历经波折,单边主义盛行。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退出的国际性组织数量不断增加,WTO一度因美国的威胁而停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曾警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风险将威胁全球经济增长。而在最近的美国大选中,新当选的总统候选人拜登被寄予厚望,期待其能在关税、CPTPP和WTO改革等方面的政策上带来时局的正常化。
庞超然指出,我国与RCEP的14个成员国实现了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提升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我们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尤其是中日两国作为全球第二、三大经济体达成的关税减让安排,将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形成制衡。
李冰也强调,RCEP协定的签署势必会给美国带来压力。如果拜登最终上台,美国可能会在亚太地区重新推行TPP协定,与RCEP产生正面竞争。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国内企业也需要得到足够的帮助和支持,以充分利用RCEP协定带来的机遇。例如,需要帮助企业理解并充分利用原产地规则,促进双边经贸交流,组织企业赴相关市场交流,实现产品的供需对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RCEP的签署不仅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利用RCEP协定,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竞争。我们也要坚定信念,继续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