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大滑雪场纷纷迈入新雪季,冰雪旅游产品成为了“双11”的热门焦点。从11月2日飞猪平台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出,以东北为代表的国内滑雪、冰雪游目的地热度快速上升,相关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了110%。
消费热潮似乎被“前置”了。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旅游热潮尚未消退,冬季冰雪游客源战已借着“双11”的东风提前打响。飞猪平台相关负责人透露,东北旅游目的地的热度在“双11”期间上涨了300%,相关产品的预订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实际上,飞猪的数据只是当前冰雪旅游市场提前升温的一个缩影。国内多个冰雪游目的地的酒店、滑雪场、景区已经提前启动了促销、预售、试滑等活动。例如,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多家雪场已经开始造雪,并于10月29日正式开启了新一年的雪季。
为了迎接雪季的到来,各个雪场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如会员卡、试滑优惠、雪票折扣等。长白山、崇礼等冰雪游胜地更是早早地推出了预售促销产品,旨在吸引更多的游客。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滑雪场总经理王洪利表示,今年冬季滑雪旅游十分火爆,订单量已经较往年翻了一倍。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表示,今年的滑雪场开放时间和冰雪游热潮确实比往年提前了一些。有业内人士透露,以北京周边为例,今年10月底就有部分雪场开板迎客,较往年提前了一周左右的时间。
除了时间因素,各雪场和相关商家对新雪季的营业积极性也极高。北方大部分雪场的用雪基本都是人工造雪,对水电资源的要求很高,造雪成本也不小。提前开业能够反映出滑雪场对新雪季的营业积极性。随着滑雪运动的普及,入门级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他们更加关注周边设施及配套、出游性价比等因素。各雪场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尽早抢占市场、留住客源。
除了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各雪场还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缩小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抢客大战”将十分激烈。对于商家来说,新雪季也是至关重要的“回血期”,他们希望通过提前激活市场来迎接更多的消费者。由于上个雪季滑雪场大多开业时间较短,加上出境游暂时没有恢复,国内滑雪需求被抑制了较长时间。雪场提前开放也是为了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双11”期间的优惠力度空前可观。资深冰雪旅游专家黄亮表示,“今年的促销大多以预售的形式展开雪场周边住宿产品普遍给出了同比更优惠的折扣。”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让新雪季提前到来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不可逆转的事实各滑雪场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随着双11的临近,冰雪产业也迎来了集中促销的时节。业内专家表示,选择在这一时间段进行促销,除了新雪季即将到来这一重要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行业整体形成的促销流量,为企业减少宣传成本,同时让滑雪爱好者和初学者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到特价产品,体验冰雪旅游的魅力。
据了解,今年雪场提前暂停营业的状况确实给相关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营压力。但正是这种压力,促使雪场将开板、预售和促销时间前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早在夏季,为了弥补上一雪季的亏损,不少雪场就已经开始积极揽客,其规模和频次均超过了往年。业内专家预测,在即将到来的新雪季,国内雪场的整体游客接待量有望较去年出现显著增长。
需求的复苏对供给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雪场的客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极致体验的专业滑雪爱好者,他们更看重雪场的配置和雪道的专业性;另一类则是追求旅游体验的大众游客,他们更看重周边的配套设施质量。为了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雪场需要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新产品和营销策略。
对于专业滑雪爱好者这一相对小众的客群,滑雪场可以通过设计和推出更多符合资深爱好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他们。而对于大众游客这一更为广泛的客群,滑雪场则需要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推出更多适合周末或短期旅行的产品。滑雪场还应加快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将滑雪与度假旅游相结合,打造综合性的旅游度假区,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元旦、圣诞节等假期的临近,冰雪旅游将迎来消费高峰。滑雪场应提前策划准备,为不同的节日设计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产品,以吸引更多年龄段的消费者。滑雪场还需要提前测试各项服务设施的容量,以确保在滑雪客流明显上升后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认为,当前我国冰雪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冰雪+疗养、冰雪+度假等休闲方式已成为市场的热门选择。预计在今年,观雪、滑雪、冰雪休闲度假产品及冰雪民俗文化产品将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随着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的开启和旅游市场的复苏,冰雪旅游目的地的短途和周边客流上升也将加快,南方客群规模有望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切都为新雪季滑雪场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