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中美院士背书转基因:安全威胁是想象出来的

近年来,“转基因”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围绕其安全性问题展开的争论从未间断。就舆论热点如“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以及“利益陷阱”等问题,我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试图从他们的角度解读转基因安全威胁的真相。

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安全威胁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明确表示:“国际上至今没有一项权威技术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对于一些人提出的转基因食品隐性危险的问题,许智宏院士指出,现有的科学条件及严格检验下,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面对新兴技术,公众难免会有疑虑,现有的科技审查手段及标准是否能跟上脚步?

对于转基因作物是否会滋生“超级杂草”并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美国科学院院士PeterH.Raven表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实际上,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就像吴孔明院士所说,耐除草剂的草的出现是必然的,就如同人吃抗生素一样。转基因育种方式与传统农业育种一样,都是在分子水平上改变作物的形状,并不违背自然界生物进化规律。相反,转基因技术是人类的育种驯化技术,是一种更准确、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定性育种技术。

在悠久的农业种植历程中,水稻品种不断自我进化,犹如自然界的魔法师。人们口中的“超级杂草”,更像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至今并无确凿的证据支撑其存在。对于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也不必过分担忧其成为无法控制的“超级杂草”,因为科学的种植管理并不会引发这种失控局面。

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eter H. Raven为我们解读了转基因作物的真实面貌:“一些人担心转基因成分在不同作物间的转移,这种担忧更多是出于想象。全球有2万种杂草,它们才是真正侵占我们土地、不断蔓延的威胁。与其对转基因的潜在风险感到恐慌,不如关注这些具有侵略性的杂草。”

那么,如何防止转基因作物的偷偷种植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为我们揭晓了答案:“经过十多年的严格执法,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的行为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偶尔仍有可能出现个别逃避监管的现象。”他曾指出,湖北武汉地区市场上销售的大米中,部分含有转基因成分,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专家强调,我国至今尚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也未批准转基因大米的进口。市场上出现的转基因大米和米制品都是违法的。吴孔明进一步指出,我国对转基因作物的管理始于2001年,在这之前,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确实存在农民偷偷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可能。但自那以后,监管变得极为严格,任何非法种植行为都将受到查处。

早在2005年,湖北曾发生过一起转基因水稻非法扩散事件。当时,由于承担试验的单位擅自扩大规模,导致转基因水稻的非法扩散。事发后,湖北省农业厅及时采取措施,对所有的转基因水稻进行了铲除。

寇建平指出,我国对转基因的安全管理极为严格。农业部每年都会开展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从新品种区试和审定环节都会有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所有进入开放环境的种植试验都需要经过审批,并且所有研究试验都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他明确表示,没有种子就不可能大规模种植,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总体可控。

关于社会上的一些传言,例如“转基因受外国利益集团控制”,寇建平明确表示这是不实之词。他强调,我国开展转基因的安全性研究工作是由国家财政资金资助,并由中央决定是否产业化。网络上关于“转基因危害人体、破坏生态,甚至生物武器”的言论并不鲜见,但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传言。

对于某些地区肿瘤发病与转基因大豆油的相关性研究,寇建平表示,这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体情况。他强调,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并组建了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权威机构,能够充分保障我国的转基因安全管理和产业化决策的公平公正。

对于西方国家是否对转基因食品“零容忍”,吴孔明表示,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应用大国,他们种植的80%的玉米和60%的大豆是用于本国消费的。这再次证明了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和接受程度。欧盟是全球转基因产品进口和消费的重要区域之一。每年,欧盟进口玉米约达惊人的四百万吨,大豆更是高达三千三百万吨。这些进口的农产品中,许多都含有转基因成分。自二十一世纪伊始,欧盟对转基因作物的接受度逐年上升,到了2011年,更是有六个欧洲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抗虫玉米,标志着欧洲在转基因食品领域的一大步跨越。这些国家不仅是进口转基因食品的大户,更是从单纯的消费进口向自主种植转变的重要转折点。这一转变不仅关乎欧盟内部的需求变化,也反映了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研发趋势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关注增加,欧盟在转基因产品领域的决策愈发审慎和开放。这些决策背后的驱动力来自多个方面:一方面是食品供应安全和价格稳定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科学研究和消费者认知的变化。欧洲市场对转基因产品的开放态度也为全球的转基因作物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未来,欧盟在转基因产品领域的政策走向将如何变化?又将如何影响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的研发和应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欧盟在转基因产品方面的态度变化体现了全球食品市场的新趋势和新挑战,对于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相关新闻动态也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以了解这一领域的进展和趋势。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