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高峰时期,黄牛的炒号现象愈发严重,让急需看病的人们倍感困扰。原本价格亲民的专家特诊号和主任号,被炒至离谱的高价,甚至在暑假期间在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包括珠江新城新病区、人民中路原市儿童医院、市妇婴医院)这种现象更是愈演愈烈。
广州妇儿中心的保卫科主任陈慧,对此现象深恶痛绝,却又感到力不从心。尽管医院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遏制黄牛炒号,但是这个顽疾始终无法根治。甚至有人狂妄地宣称,“只要肯出钱,想要什么号都能挂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羊城晚报记者通过实地调查,摸清了炒号黄牛的“服务链”。在天不亮就排队的他们,手里攥着小纸条,上面记着科室主任等资料。他们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排队挂号,有人负责接应,甚至有人专门负责在外面等待并收取费用。整个流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在儿童医院挂号大厅内,记者看到队伍中有些人并不拿病历本,而是拿着小纸条。他们看起来都很平静,但他们的行为却给正常的就医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干扰。随着时间的推移,队伍越来越庞大,数百人将不大的大厅挤得水泄不通。而医院的保安们也不得不忙碌起来,时刻维持秩序。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黄牛使用了各种手段来“插队”,甚至不惜多次排队挂号。有趣的是,当一位老婆婆成功挂号后,她并没有离开,而是找到了另一个队伍中的小伙子,直接插队到他前面继续排队。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公平原则,也给正常的就医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她,一位温婉的浙江女子,向记者细诉了她的遭遇。听闻儿童医院号的紧张,她曾试图通过“黄牛”获取消化科龚四堂主任的号。经过一番洽谈,对方承诺以三百元的价格确保挂到号。承诺并未兑现,她只挂到了其他专家的号。“黄牛的承诺如同泡影,让人失望又无奈。”她叹息道,同时向记者询问其他专家的消息。
医院门口,一位卖氢气球的女子也在向同伴抱怨,她排队半天却未得到预期的回报。旁边,一位白发老头默默旁观,似乎在等待分一杯羹。记者佯装路过,这位女子迅速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写着“代客挂号”以及“玲姐”的手机号码。
当记者询问价格时,她回应道:“挂号的难易程度决定价格,最普通的号也要50元。”记者质疑能否保证挂到时,她自信地表示:“放心,挂不到不收钱!”她的脸庞迅速从严肃转为揽客的热情笑容。
记者进一步调查得知,“黄牛”们上午排队抢号,下午则四处派发名片。他们甚至委托报刊亭的老板帮忙招徕生意,名片上印有地址电话。这些名片有效地为他们带来了生意。有些家长为了节省时间,会在网上挂不到号时主动寻求这些“黄牛”的帮助。只要提供诊疗卡号和身份证信息,“黄牛”们便会想办法挂到号。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炒号的人中不仅有专职的“黄牛”,如年轻小伙,还有兼职的“黄牛”,如捡破烂的老婆婆、白发老头、卖氢气球的女子等。他们协同作战,从中瓜分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令人心痛的案例。在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一名年轻男子花了2000元从“黄牛”手中购买了一个特诊号,却发现自己购买的号与所需的专业并不对口。当天,一名抱着婴儿的女子在丈夫的陪同下走进诊室,她坦承自己花了高价购买了这个号,却未料到专家擅长的领域与婴儿病情并不相符。这场悲剧既令人痛心又让人愤怒,让人不禁对“黄牛”的行径深感谴责。
这些“黄牛”们为了谋取利益,不顾患者的权益和病情,他们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医疗秩序,更可能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影响。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监管,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针对儿童医院出现的“黄牛”炒号问题,监管困难重重。尽管院方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监管,但“黄牛”们变得更加警觉,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不断寻找机会。保卫人员对此深感无奈,甚至感到无能为力。
广州妇儿中心的保卫科主任陈慧介绍,医院周围至少有数十人从事炒号业务。他们派片推销挂号业务,自己排队挂号,甚至花钱请人来排队。据估计,每天至少有一千多个号被“黄牛”抢购,盈利数万元。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多年,“黄牛”们简直把这当成一份事业在经营。
钟军坦言,医院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解决市民挂号难的问题,如自助挂号机等。“黄牛”们对这些措施了如指掌,甚至比许多患者还要熟悉。由于儿童医院的外地患儿占比近半,他们对自助挂号系统十分陌生,这使得“黄牛”们有优先抢号的机会。
医院工作人员表示,“黄牛”天天回医院“上班”,很难阻挡。监控室的工作人员曾试图通过监控录像来识别并驱赶“黄牛”,但他们在医院的各个楼层流动,很难每次阻止。医院曾尝试开设门禁,但“黄牛”带着身份证照样能够进入。
为了打击炒号行为,医院规定挂的号可以退但不能转。“黄牛”会利用这一规定,以挂错号为由去退号,然后让买号者紧跟其后重新挂号。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医院将退回的号重新放号的时间进行拖延,并公开信息,以防止“黄牛”转号。由于许多就医者并不在意用谁的名字挂号,只要能看上病就行,这给“黄牛”留下了可乘之机。
医院也曾多次将“黄牛”送至派出所,但他们第二天便再次出现在兜售专家号的队伍中。有些“黄牛”在交易时被保安抓住现行,但就医者会声称他们是自己的朋友,那些钱只是给朋友的辛苦费。这也使得院方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感到十分棘手。
面对这样的困境,院方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不参与或支持炒号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医环境。在一些嚣张的“黄牛”的威胁中,他们曾向医院保卫人员的手机发送恐吓短信,短信内容嚣张至极,声称若保卫人员再插手管闲事,就会遭到灭门之灾。这些“黄牛”的嚣张气焰,无疑给医疗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定因素。
另一方面,炒号现象的根源在于儿童求医涌向专科大医院。广州市目前仅有一家儿童专科医院,面对市民乃至全省各地病患的求医需求,这一资源显然无法满足。由于无法合理分流病患,导致对专家医疗资源的需求过高。现行的医疗卡免费办理政策,虽然方便了市民,但也给“黄牛”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于“黄牛”炒号现象,他们的行为之所以如此嚣张,与当前的处置方式不无关系。“我们发现‘黄牛’炒号,即使抓住了也只能送派出所,第二天他们就被放出来,又重操旧业,更加肆无忌惮!”院方的无奈透露出当前处理方式的无力。若城管能够定期清理这些“黄牛”,或者当有录像监控证据证明“黄牛”确实在炒号并能被抓住后,能进行拘留,甚至法律能够明确其扰乱医疗秩序的罪名并给予经济重罚,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医生提醒广大患者,不必过于担心挂号的难题。很多市民,特别是从外地赶来求医的家长,可能并不了解挂号的流程。其实除了电话和网上预约,还可以现场预约,包括自动挂号和人工服务。医院在每一层楼都设有自动挂号机,同时还有护士站提供流程和指南等册子供市民查阅。诊间预约也是一种方便的方式,患者在就诊时就可以跟医生预约下一次的就诊时间。钟军医生提醒,如果不是一定要找特定的医生的话,其实前来就医的患者都是可以挂上号、看上病的。该医院医生个人每日接诊量是限定的,但每个科室的号源并不限定。这意味着,只要患者选择合适的方式,了解正确的挂号流程,就能顺利就医。
在此,也呼吁广大患者不要被“黄牛”所误导,合理合法地利用医疗资源。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力度,对“黄牛”现象进行整治,还医疗环境一个清净。 (羊城晚报记者陈映平 实习生李盛 通讯员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