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沉默的杀手与社会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痴呆症逐渐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在我国,这一疾病的发病率约为5%,且患病人数正在以每年三四十万人的数量增长。这一杀手之所以被称为“第四大杀手”,是因为其识别率低,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早期诊断标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引起社会各界更大的关注,我们推出“走近老年痴呆患者”系列报道。
很多人误以为老年人犯糊涂是正常现象,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名为老年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近期记忆力障碍、忘事、不识人、不会计算等症状持续4—6个月以上,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老年性痴呆疾病。
以70多岁的北京居民郑阿姨为例,她曾是一个精明能干的职场精英和家庭支柱。疾病的侵袭让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忘关煤气到忘带钥匙,再到走丢,这一系列事件让她的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医生诊断,郑阿姨患有中度记忆力障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很大。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护理费用高昂,前期需要24小时有人盯着,重度时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而专业的护理人员费用昂贵,许多家庭难以承受。保姆的选择也成为了一种奢侈,费用难以承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付睿介绍,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每增长5—10岁,患病率增长一倍。目前全球老年性痴呆患病人数以每20年翻一倍的速度在增长。多数家属对阿尔茨海默病缺乏了解,认为老了有点傻很正常,或者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而羞于启齿,导致就诊率极低。重症患者中仅有3%—4%的人来就诊。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需要提高公众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和了解。只有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和社会应加大对老年痴呆症研究的投入,提高治疗药物的可报销范围,为患者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期待通过“走近老年痴呆患者”系列报道,引发更多人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共同为老年痴呆症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环境。近年来,关于医保药物高昂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常开的医保药物多为进口药,价格高昂,许多患者尤其是农村退休职工难以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例如,有一种常用药物的价格就占据了患者年度医保额度的一半以上。这导致部分患者因无法承担费用而放弃治疗。
在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西药最高零售价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药物的标价令人惊讶。比如,规格为5毫克/7片的安理申(学名多奈哌齐),最高价格达到518.68元,患者需要每天服用一片,一个月的支出高达近两千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这无疑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成本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患者需要全天候照顾,尤其是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对于家庭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有人全天候待命照顾患者,这往往需要家庭成员中的一人甚至多人辞职回家照顾患者,这无疑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由于我国尚未设立针对该疾病的护理社会保险险种,这部分费用完全由患者家庭承担。
国际阿尔茨海默协会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惊人的。我国的情况是就诊率不高,部分患者因伴随精神症状而被误诊,错过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
我国也面临着专业照护和训练的缺失问题。大多数家庭选择居家护理方式,而康复机构主要提供肢体性残障的训练,对于大脑认知方面的训练几乎是空白。像程阿姨这样的家庭遭遇并不少见。她的公公需要全天候照顾,而她不得不提前退休来承担这一重任。与此许多照护人员也面临着情绪障碍和心理压力的问题。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王虹峥指出照护者面临的十大心理压力问题包括睡眠规律状态改变、情绪易受影响等。而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王军也强调了专业照护和训练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专业的认知康复训练来预防应对伴随性的精神行为症状。”然而现实是大多数康复机构缺乏这方面的专业训练和指导。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也影响了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改善现状。农村老年性痴呆的挑战与应对
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多种因素叠加,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在这片土地上,针对老年性痴呆的康复训练几乎是空白。老年性痴呆,一种脑部神经退变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农村老年人的“隐形杀手”。这种疾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深刻地影响着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
轻度阶段,患者开始表现出记忆力减退的迹象。他们可能经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甚至可能反复询问同样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家属往往容易忽视这些迹象,认为这只是老年人正常的记忆力下降。这很可能是老年性痴呆的早期信号。
中度阶段,患者的日常生活开始受到影响。他们虽然能够独立地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但在面对复杂任务时,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此时的患者可能难以辨认身边的亲人朋友,夜间活动变得频繁,读写困难,购物时容易忘记付款等。这个阶段的症状已经十分明显,但许多患者仍然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重度阶段,患者的日常生活几乎无法自理。他们可能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出现大小便失控的情况,甚至基本丧失行走、坐、微笑、咀嚼、吞咽等能力。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照顾。在农村地区,由于康复训练资源的匮乏,许多患者只能常年卧床不起。
面对老年性痴呆这一“第四大杀手”,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除了居家养护和疗养院护理外,更重要的是家人和社会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关爱与支持。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疾病的早期症状,更不能将其视为老年人的自然衰老过程而忽视治疗的重要性。希望未来农村地区的康复训练能得到更多关注和投入,让更多的老年性痴呆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让我们一起为这些需要关爱的群体伸出援手吧!(来源)更多关于老年性痴呆的新闻和资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或订阅相关新闻资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