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鸭肉加添加剂 羊油泡成毒羊肉

辽宁省一起重大制售有毒有害羊肉卷案件近日被警方成功侦破,涉案人员包括杀羊出身的李某及其团队共34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此次行动查封了生产线、生产设备,查扣了大量尚未出售的伪劣牛羊肉卷以及羊油等原料和非法添加剂,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成为辽宁省近年来最大的制售有毒有害羊肉卷案件。

警方经过长时间调查,发现李某等人使用廉价鸭肉,通过添加保水剂、黏合剂、染色剂和羊油等手段,将其冒充羊肉出售。而他们所添加的黏合剂和保水剂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盐,且含量严重超标。据检测结果显示,每千克假肉卷中的亚硝酸钠含量高达8.69克,超标达2000多倍。成人摄入过多亚硝酸盐会中毒甚至死亡,而这种物质也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警方通过调查得知,李某等人制造的假肉卷主要销往一些中小饭馆,由于东北地区的涮锅习惯,这些假肉卷在春节期间有很好的销路。警方已经基本追回了流入市场的假羊肉和牛肉卷,并警告涉及购买的饭店将受到相关行政处罚。

据了解,警方在调查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长时间的蹲守、跟踪和调查等,最终成功打掉了这个制假团伙。据嫌疑人供述,他们还向其他省市销售添加剂,涉案金额巨大。警方表示将继续追查相关上线和生产源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这起案件的侦破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我们也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不贪图便宜而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我们的食品安全。探访黑心工厂:揭开假肉卷真相

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一个看似正规的肉产品加工厂,实则却是一个制造假肉卷的地下工厂。辽阳升泰肉产品加工厂位于辽阳市首山镇郊区,外观与一般的肉产品加工厂无异,但工厂内部却隐藏着令人震惊的秘密。

据警方透露,工厂负责人李某投资建厂共花费600多万元,车间内设有刨肉间、分割间、辅料间等,区域分明。这个工厂的鸭肉却变成了羊肉的颜色和口感。这一切的秘诀都藏在了辅料间那个神秘的池子里。工人将特定的添加剂——保水剂、黏合剂和染色剂加入到池子里,浸泡鸭肉,使其变成羊肉的颜色并增加分量。这些添加剂的加入,让鸭肉彻底变了一个样。

工厂墙上贴着李某编写的肉产品加工厂制度模板,包括卫生制度、卫生检查制度等,这使得工厂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正规的肉产品加工厂。在冷库中存放的假肉卷却揭示了真相。40余吨的假肉卷被真空包装成箱,每个箱子上都有条形码、动物检验检疫标志等,让人难以分辨真假。除此之外,工厂还使用从新西兰进口的羊油,用来给鸭肉增添羊肉的味道。

令人震惊的是,工厂负责人李某在缓刑期间竟然重操旧业。他曾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刑并禁止从事肉制品加工执业,但他却继续从事制假行业,甚至往肉里加入有毒有害的食品添加剂。他的工厂每天能生产1000多斤肉卷,虽然包装上写着高级羔羊卷和肥牛卷,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羊肉。他还召集旧部下一起制假。

北京的牛羊肉市场虽然受到涨价潮的影响,但北京市场上并未出现辽阳升泰肉产品加工厂的假肉卷。一些批发商表示之前未进过该厂的肉卷。对于如何分辨真假羊肉卷,专家也给出了建议。真羊肉应有清晰的纹理和“大理石花纹”,颜色为鲜红色;而鸭肉的颜色则是暗红色。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特征来辨别真假。

这个黑心工厂的揭露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消费者应该保持警惕购买正规渠道的食品并学会识别真伪以保障自身健康和安全。同时和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警惕餐桌上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于羊肉的真伪与新鲜度的识别方法

洁白细腻的羊肉脂肪是新鲜羊肉的象征。在各大农贸市场或超市中,有些羊肉卷脂肪部分发黄,这往往是因为羊肉冻存时间过长导致的。这样的羊肉新鲜度大打折扣,不仅口感受损,营养价值也大幅下降。在购买羊肉时,消费者应仔细观察脂肪部分的颜色和质地,以确保选购到新鲜的羊肉。

煮食也是一种鉴别真假羊肉的方法。将真假羊肉卷放入沸水中煮,假羊肉因为掺杂了其他物质,容易散开,颜色也会显得不自然。而真羊肉则越煮越紧实,保持其天然的肉质纹理。通过这一简单的烹饪方法,消费者可以在家中轻松鉴别羊肉的真伪。

据警方透露,从成本角度分析,真正的羊肉养殖成本超过10元每斤。在零售市场上,每斤真羊肉的价格至少应该在15元左右。对于那些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羊肉,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很可能存在问题。

自公安部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以来,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针对节日期间食品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公安部紧密结合实际,围绕食用油、肉类、酒类等节日市场热销食品,组织各地公安机关进行严厉打击,确保节日期间百姓餐桌的安全。为此,公安部多次召开视频调度会和重点案件协调会,对重大案件进行直接指挥部署。在公安部的统一协调下,各地公安机关已成功捣毁多个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网络,清除了一大批“黑心食品”,专项行动已取得初步成效。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当前食品安全犯罪仍然高发的态势,全国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食品安全犯罪“零容忍”。警方呼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举报,共同维护我们的餐桌安全。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