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病床上,刘敦和静静地躺着,忍受着痛苦。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绝望和无助。这一天是5月11日,对于他来说,命运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
这个名叫刘敦和的河北郑艳良,是安徽定远县严桥乡的一名普通村民,年仅44岁。他因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用茶杯碎片自行锯掉了双脚。在痛苦的边缘,他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据他所说,医生曾建议他截肢,但手术费用高昂,连一千元都凑不齐的他,只能自己采取行动。
昨日下午,刘敦和终于接受了手术治疗。主治医生介绍,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效果理想。经过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努力,医生们成功切除了创面的坏死组织,并进行了抗炎处理。休养20天左右,刘敦和就可以出院了。
事发时,刘敦和的小脑由于儿时患过脑膜炎留下了一些缺陷,导致他与人沟通有些困难。今年年初,他在田间劳作时双脚不慎冻伤,可能是因此引发了脉管炎。病情逐渐恶化,双脚起水泡、浮肿,伴随剧烈疼痛。在酒精的刺激下,他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病痛。
爱德医院骨科主任杨世友是刘敦和的主治医生。他介绍,刘敦和被送到医院时的情况非常危急,脚踝关节以下严重受损,创面暴露时间长、发炎化脓,并伴有强烈臭味。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他的生命。经过手术治疗后,目前刘敦和的病情已经稳定。
对于刘敦和来说,治疗只是第一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无法承担后续的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他的家人也在为他的未来担忧。二哥作为家中的泥瓦匠,虽然平时忙于工作,但对弟弟的病情始终心系牵挂。他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伸出援手,帮助刘敦和度过难关。
刘敦和遭受残酷自残事件后,严桥乡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了一场爱心捐款活动。经过不懈努力,共筹集到两万多元善款,并已及时送往医院。这一消息来自刘敦和的姐夫。
在一段深入对话中,刘敦和详细叙述了他的痛苦经历。今年2月,他的双脚开始出现水泡、浮肿等异常症状,随后病情急剧恶化,脚部发黑发臭,疼痛难以忍受。到了4月,他的脚踝关节疏松,脚部几乎坏死,甚至长有蛆虫。在这种绝望的境地中,刘敦和选择了自行截断双脚。
谈及这一决定,刘敦和表示他曾与家人商量过,但由于担心被责备,最终决定独自面对痛苦。在寻找工具时,他意外打碎了茶杯,于是用玻璃碎片进行手术。这一过程痛苦无比,他一边饮酒以减轻疼痛,一边进行手术,历时6个多小时。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忍受着剧痛没有发出声音。
对于为何选择自行处理而不是寻求医疗帮助,刘敦和表示他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他曾试图通过乡医院治疗,但病情并未好转。医生提出的截肢手术费用高昂,他无力承担,因此决定自行解决。刘敦和因节省考虑未参加新农合医保,这也使他无法获得医疗救助。
乡得知此事后迅速采取行动,为刘敦和提供了救助。昨日,定远县严桥乡党委委员靳松来看望他并表示,乡已为其办理了“五保”和残疾补助,并申请了免费的义肢。如术后康复情况良好,过一段时间就能安装义肢。靳松也透露了刘敦和的经济状况和其对医保的误解,强调了新农合医保的重要性。
定远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谢有勇表示遗憾地指出,如果刘敦和参加了新农合医保项目,或许可以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医疗保障对于贫困人群的重要性。希望这一事件能引起更多人对于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新农合政策以其实惠的保障内容,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信赖和积极参与。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一般的疾病,新农合可以报销高达70%的费用,这无疑大大减轻了农民朋友因病带来的经济压力。而对于那些遭遇重大疾病的家庭来说,新农合的大病医保项目更是给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当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超过2万元时,大病医保将接手,报销的比例高达40%至80%,使农民朋友在面对巨大经济压力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在严桥乡,新农合的普及工作做得尤为出色。据谢有勇介绍,2013年,该乡的农民参加新农合项目的比率高达99.2%,这一数字足以说明新农合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更令人欣喜的是,不仅仅是本地村民,外来人口也同样可以参加新农合医保,这充分体现了新农合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对于严桥乡的农民来说,新农合医保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道安全保障。他们不仅积极参与,更是积极配合,加强自我保障意识。正如谢有勇所说,“我们要加强督促劝导,争取让新农合医保覆盖到每个村民头上。”这样的决心和行动,让人看到了新农合在严桥乡的美好未来。
今天的新京报上载有更多关于新农合的新闻,每一条新闻都在讲述着新农合如何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保障。我们期待着新农合能够继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为更多的农民朋友带来健康与希望。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地方能够像严桥乡一样,让新农合医保真正覆盖到每一个村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