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发表声明,决定从今年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将不得再添加牛初乳以及使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这一决策正式标志着牛初乳告别婴幼儿配方食品领域。
牛初乳因其富含多种营养素、增强免疫力、改善胃肠道功能及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一直被誉为“21世纪的保健食品”和“免疫之王”。这一备受赞誉的牛初乳,在经历了一系列吹捧和争议后,其应用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安全性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许多妈妈对这项新规定感到担忧和困惑:“牛初乳不是被誉为牛奶中的‘黄金’吗?为何突然禁止在婴幼儿食品中使用?”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暂无数据表明口服牛初乳对婴幼儿有明显不良影响,但出于审慎考虑,还是建议尽量少食。
牛初乳是母牛产犊后3天内的乳汁,富含大量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但其应用一直备受争议。部分研究发现,口服牛初乳制品可提高免疫力、改善胃肠道功能,但这些初步的研究成果缺乏科学数据支持,具体会有什么副作用也尚不清楚。食品专家指出,如果把牛初乳当做体弱多病者的一种保健食品,确有一定功效。将其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一直存在广泛争议。
牛初乳中含有的各种激素,成为历次牛初乳事件的“罪魁祸首”。不久前盛传的牛初乳致性早熟事件,矛头直指牛初乳激素含量超标。对于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其食品安全性的评估需要更为严格和谨慎。
卫生部在函复质检总局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时明确表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使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这一决策的制定基于首要原则是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安全性。由于长期食用牛初乳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国内外科学研究较少,缺乏将其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因此卫生部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制度。
新规定出台后,市场对牛初乳的销售受到一定影响。在广州市儿童医院附近的爱婴岛等妇婴用品店以及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的妇婴专区,现在已难觅添加牛初乳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取而代之的是牛初乳粉单独销售。在香港等地,虽然牛初乳粉仍然受到消费者青睐,但销售人员会提醒消费者需注意适用人群及医生建议。
培芝企业负责人罗总表示,自4月份卫生部出台新规范以来,牛初乳的销售受到一定影响,这主要源于消费者对牛初乳的误解。她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建立法律法规、出台国家标准,让消费者正确认识牛初乳,让行业更加规范。
卫生部的这一新规定是为了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相关动态,正确认识牛初乳,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保障。介绍牛初乳真相:对儿童发育的潜在影响及专家解读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牛初乳这一产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关于牛初乳对儿童发育的具体影响,各方的说法不尽相同。现在让我们一起其中的奥秘。
牛初乳与普通牛奶的营养组成差异显著。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指出,牛初乳中的乳糖、蛋白和脂肪的含量搭配并不平衡。对于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来说,过早摄入牛初乳可能会给肝脏和肾脏带来消化负担。牛初乳中的营养构成并不包含婴儿所需的钙、磷等元素,而是富含免疫球蛋白和生长因子。这种独特的营养结构引发了对其是否真正有利于婴儿发育的疑问。
除了营养成分的疑问,牛初乳的工艺复杂性也让人对其质量产生顾虑。牛初乳是母牛前三天的乳汁,所含免疫因子在三天后显著减少,活性也大幅下降。由于其产量稀少,保持免疫因子的活性成为一大挑战。加工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和保存问题也使得其质量难以保证。
更令人关注的是,牛初乳可能含有激素,可能对儿童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的傅亮主任表示,关于牛初乳的免疫力功效,目前仍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他强调,牛初乳中的免疫因子功效尚未经科学证实,而且其中可能含有的激素对婴幼儿有副作用。他建议,即使对于成年人,牛初乳也应适量食用。
那么,面对市场上的各种婴幼儿配方食品,妈妈们该如何选择呢?傅亮建议,含有营养素的配方奶粉和母乳是安全的选择。大型制药集团的配方奶粉在生产前都会经过大量实验和数据验证其安全性。
对于已经给孩子食用过牛初乳的家长也不必过分紧张。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病例表明婴幼儿吃了牛初乳的配方食品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果孩子没有出现身体不适,就不必太过担心。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提醒,无论何种食品,适量是关键。过量补充任何营养品都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对于体质较弱或免疫功能较差的人,可以适当食用牛初乳。但当体质恢复或免疫功能正常时,最好停止继续食用。
面对市场上的各种营养产品,我们应保持理性态度,结合专业知识和科学数据做出判断。在关注孩子健康的也要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