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宝宝腹泻宜吃蒙脱石散吗 宝宝腹泻的原因及治疗

一、如何选择适合腹泻宝宝的奶粉

对于未满月的宝宝,其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对于脂肪和乳糖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喂养,其大便多为糊状。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通常较为松软、量多,且排便次数较多。而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大便质地相对更硬。如果宝宝大便突然变得水分增多、颜色改变或带有黏液,且排便次数增加,但体重并未增加甚至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宝宝腹泻的表现。

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无法适应辅食、摄入过多糖分、食物过饱、乳糖不耐受以及牛奶蛋白过敏等。家长不应自行判断宝宝是否因牛奶过敏而腹泻,因为许多幼儿的腹泻可能是由食物受到病毒或细菌污染引起的。肠炎、感冒、肠套叠等疾病以及服用抗生素也可能导致腹泻。当宝宝出现腹泻时,家长应注意宝宝是否有脱水或电解质不平衡的现象,并及时送医检查。

在宝宝腹泻的情况下,为避免乳糖及牛奶蛋白继续对肠道造成刺激,可以暂时停止喂奶或将奶水冲稀。对于六个月内的宝宝,可以考虑使用腹泻专用奶粉。这些特殊配方的奶粉已经调整了乳糖和蛋白质的含量,以减轻对肠道的刺激。它们被称为“免敏奶粉”或“止泻奶粉”,适合少数对牛奶蛋白或乳糖过敏的宝宝。

在使用这些特殊奶粉时,家长需要注意完全取代原来的奶粉,不可混合喂食。在一段时间后,如果宝宝的腹泻症状改善,可以逐渐换回原来的奶粉。家长需要密切注意宝宝是否因换回原来的奶粉而再次腹泻。是否需要更换奶粉,应该由医师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评估。

要明确一点,宝宝排便次数多并不一定是腹泻。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方式的差异以及宝宝肠胃功能未完全发育都可能导致宝宝排便次数有差异。只要大便颜色正常、宝宝精神状况良好、体重正常增长,就不需要过于担心。

原因三:奶粉过敏

某些奶粉与宝宝的体质不相匹配,会引发蛋白质过敏,导致腹泻症状。

判断依据: 观察宝宝大便粘稠并带有血丝,腹泻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同时可能伴随气喘和皮肤过敏现象。

应对策略: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遵循医师建议进行喂养调整。

原因四:感冒

感冒常常伴随腹泻症状,随着感冒的康复,腹泻也会逐渐缓解。

判断依据: 观察宝宝是否有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应对方案: 针对感冒进行治疗,并适时补充水分以防腹泻脱水。

原因五:感染

部分病毒或细菌会引发小儿腹泻,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判断依据: 如果宝宝大便发黄量多、呈稀水蛋花状,无脓血,可能是病毒感染;若出现脓血便并伴有发热呕吐症状,则可能是细菌感染。

应对策略: 立即就医,按医嘱进行治疗。

饮食疗法推荐

焦米糊: 将小米研磨后炒至焦黄,加水煮成糊状。此糊易于消化,其碳化结构能吸附肠道毒素,具有祛毒止泻的功效,是宝宝腹泻时的理想食物。

萝卜泥: 将胡萝卜切块煮熟或蒸烂后捣成泥状,调以煮胡萝卜的水后食用。此法对婴幼儿腹泻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

蒸苹果泥: 蒸熟后的苹果具有收敛止泻功效。将苹果带皮切片蒸5分钟,捣成泥状食用。

还有马齿苋粥、山药莲子粳米粥等食疗方法,均可尝试。

中药敷脐法及中医按摩法

宝宝腹泻时若伴有呕吐,外治疗法尤为重要。中药敷脐法及中医按摩法都是非口服药物的治疗方式,可带宝宝到中医儿科请医生开方或指导操作。

常用药物指南

口服补液盐: 腹泻时预防和纠正脱水是关键,可适量服用口服补液盐。

蒙脱石散: 具有保护肠黏膜及吸附病毒、细菌的作用,服用时需遵医嘱。

肠道菌群调节剂: 如妈咪爱、培菲康、金双歧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对于宝宝腹泻的情况,家长需保持警觉并观察症状变化。若情况严重或持续不愈,应立即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可以尝试食疗及中医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