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观念里,小儿感冒的成因是内邪与外邪的交织作用。所谓内邪,主要是肺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上火”;而外邪,则是外界的风寒之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受凉”。肺主导着人体的皮毛,肺部的火热之邪原本可以通过毛孔随着汗液排出。“上火”即肺热是感冒的根源,要预防小儿感冒,关键在于清除肺热。
那么,如何判断小儿是否有肺热呢?
观察孩子的眼屎。早晨起床时,如果眼分泌物过多,使得睫毛被黏着,孩子难以睁开眼,这可能是肺热的迹象。注意孩子的口气。如果有明显的口臭,那可能是肺热的表现。还有咽部干痛、扁桃体红肿、口唇发红如涂口红等,都是肺热的体征。观察孩子的舌象也很重要。如果舌尖颜色明显比舌体要红,甚至有许多鲜艳的红点或溃疡,那么很可能就是肺热的表现。更进一步地,如果舌苔出现剥脱、不规则的现象,以及大便干硬、大便臭等症状,都提示着孩子体内的火热已经形成。如果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就需要及时清热泻火,以防感冒的发生。
那么如何清除肺热呢?注意饮食调整。多饮水可以制火,促进火热之邪的排出。饮食要清淡、适量、易消化。避免食积,因为食积易化火,加重体内的热邪。要严禁食用助火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海胆、榴莲等。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凉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其中多含有清热解毒的中药。还有一个简单的小验方:用麦冬、生地、玄参各30克,加上罗汉果和冰糖煎水代茶饮,既能清热又能通便,口感好且味甜不苦,非常适合儿童预防感冒。
只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孩子是否上火,及时采取对策清除体内火邪,就能有效地预防儿童感冒的发生。通过调整饮食、选择适当的药物和饮品,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