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由于社会压力增大和各种致病因子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遭受痛风的困扰,这实际上是一种可怕的预兆。那么,面对痛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深入了解痛风的病因吧!
目录:
一、痛风的发生原因
二、痛风的症状表现
三、痛风的诊断误区
四、老年人痛风食谱
五、痛风的治疗方法
一、痛风的发生原因
痛风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代谢性疾病。对于有痛风家族史的人来说,如果不注意饮食习惯,很容易患上痛风。这是因为体内缺乏一种酶,导致蛋白质分解不完全,嘌呤在体内聚集过多,血中尿酸也增多并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发炎症和剧痛。生活无规律、性别因素以及饮食习惯等也是导致痛风发生的原因。年轻人过度饮酒、食用生猛海鲜等高风险行为容易诱发痛风。
痛风的危害极大,不仅摧残身体健康,还会在心理上产生阴影。及时预防、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做好风湿疾病的预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二、痛风的症状表现
痛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并不少见,因此了解痛风的症状有利于及时发现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常在夜间发作,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关节疼痛,局部症状包括肿胀、发红、触痛等。大脚趾的跖趾关节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除了关节症状外,痛风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表现,如发热、心悸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逐渐恶化,关节功能可能受到永久性损害。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痛风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从无明显的血清尿酸盐浓度增高到出现关节炎症状可能经历数年至数十年。急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好发于下肢关节。随着病情的发展,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可能逐渐出现。未经治疗的患者尿酸盐结晶会在组织中沉积,导致关节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痛风石常见于耳轮、前臂伸侧等部位。早期防治高尿酸血症可以有效避免这些症状的出现。了解痛风的症状表现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治疗痛风疾病为其尽快康复提供机会。介绍痛风诊治六大误区,你知道多少?
当我们谈到痛风,很多人可能会立刻联想到那种难以忍受的关节疼痛感。痛风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慢性嘌呤代谢紊乱的关节疾病,越来越多的人正遭受其困扰。由于许多患者缺乏对痛风的了解,他们在诊治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导致病情恶化。那么,痛风诊治中有哪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我们警惕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
诊断误区:
1. 血尿酸高就一定是痛风吗?
许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血尿酸值偏高,即高尿酸血症,便认为自己得了痛风。实际上,仅有血尿酸升高而无关节炎症状时,不能确诊为痛风。因为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关节病,如骨关节炎等。诊断时需做好鉴别诊断。
2. 血尿酸低于标准值就不考虑痛风吗?
部分痛风患者因血尿酸值低于标准范围而被延误诊断。有些患者初次发病时关节肿痛,口服药物后迅速缓解,但多次复发且血尿酸值略低。在这种情况下,需多次检测血尿酸,并排除其他可能的关节疾病。
3. 只有中年男性才会患痛风吗?
虽然痛风最常见于中年男性,但随着饮食方式的改变,痛风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年轻甚至少年患者也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痛风。更年期后的女性同样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雌性激素水平降低,痛风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
除了上述诊断误区外,还有关于关节肿痛首发部位、饮酒与痛风的关系、痛风发作与尿酸水平的关系等误区需要我们注意。
治疗误区:
1. 痛时要治,不痛就不需治吗?
许多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会积极治疗,但在缓解期便停止治疗,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痛风是慢性病,无论是否疼痛,都需要进行规范治疗。否则,病情会反复发作,并可能引发肾脏、心脑血管等远期损害。
2. 仅靠控制饮食就能治疗痛风吗?
虽然饮食控制是痛风治疗的重要环节,但单靠饮食并不能解决内源性因素导致的尿酸升高。除了饮食治疗外,还需要接受降尿酸的药物治疗。
误区三:开刀治疗痛风石
一些患者在面对痛风石时选择外科手术治疗,然而吕教授指出,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即使进行手术,如果尿酸水平依然居高不下,痛风石仍可能卷土重来,而且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往往也不理想。相反,如果能够先把尿酸水平降低,痛风石就有可能逐渐软化,甚至被身体自然吸收。
误区四:只关注关节痛
专家提醒,患者不能仅关注关节痛这一表面症状,更要重视肾脏功能的健康。有些患者虽然没有出现关节痛的症状,但肾脏功能可能已经受损,如果发展为尿酸性肾病、尿毒症,其危害将远超过关节痛。即使没有出现关节痛的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应进行肾功能检测,并进行肾脏B超检查,观察是否有尿酸结晶或肾结石。
误区五:久病成医,自行用药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少患者因多次发病而自行购买药物治疗,甚至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然而医学的进步使得痛风的治疗方案不断更新。过去依赖的“秋水仙碱”现在已不再是治疗痛风的首选药物,因为它的毒性较大,且起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患者自行服用的风险较高。秋水仙碱是一种从秋水仙中提取的生物碱,虽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痛风发作,但其使用剂量极小,患者不可自行购买和使用,更不应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使用,否则容易中毒。
误区六:认为痛风石可以通过服药清除
痛风石并非通过服药就能清除,关键是通过控制痛风的发病来阻止其继续增大。若痛风石影响到关节功能,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摘除。对于反复发作、肿痛顽固的痛风石,可以采用针刀镜下微创清理冲洗术,较彻底地清除关节及其周围的尿酸盐结晶,减少或阻止痛风的再次发作。
对于老年人痛风这一常见疾病,我们应该增加相关知识了解。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私自用药导致病情恶化。在营养治疗方面,应遵循“三低一高”的原则:低嘌呤、低能量、低脂低盐、高水分摄入。同时限制嘌呤的摄入,选择含嘌呤低的食物,避免含嘌呤高的食物。
以下提供老年痛风的食谱举例:
急性痛风食谱:以精白米、精白面为主要热能来源,牛奶、鸡蛋为优质蛋白质来源。选择含嘌呤低的蔬菜和水果,如冬瓜、白菜、圆白菜、胡萝卜等。限制脂肪和食盐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
慢性痛风食谱:在急性痛风发作食谱的基础上,可选用含中等量嘌呤的食物。
最后祝愿所有痛风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