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安全无虞,但对于少数人群,过敏反应却可能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其中最严重的反应当属过敏性休克,尽管这种症状出现的几率极低。
对于部分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是最严重的一种反应,通常在接种后的数分钟到1小时左右就会发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瘙痒、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脉搏微弱、血压下降以及昏迷等危及生命的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必须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
除此之外,少数过敏体质的人在注射新冠疫苗后还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疹通常在接种疫苗后的10至72小时内出现荨麻疹等皮肤症状,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可以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而过敏性紫癜反应则多伴随着关节疼痛、肿胀,以及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时患者则需要应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皮质醇类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虽然新冠疫苗的过敏反应较为罕见,但对于那些存在过敏风险的人群来说,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应对措施仍然至关重要。在接种疫苗前,建议过敏体质的人群先进行过敏测试,并在接种后密切观察自身状况,以便在出现任何异常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自身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