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高发地区,对于婴幼儿来说是一大威胁。世卫组织的调查数据令人震惊,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率竟在东南亚地区高达六七成。婴幼儿因其特殊的代谢特点,更容易受到缺铁性贫血的困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容易导致宝宝贫血呢?我们又该如何通过饮食来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呢?
目录
1.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2. 3招补铁让宝宝告别缺铁性贫血
3. 缺铁性贫血检查
4. 缺铁性贫血患者吃什么食物好?
5. 缺铁性贫血怎么治疗?
正文
一、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缺铁性贫血的食疗,主要聚焦于富含铁质的食物。瘦肉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其铁含量不算太高,但其铁利用率却与猪肝不相上下,而且购买和加工都相对容易。动物肝脏也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如猪肝,其含有丰富的铁和磷,这两种元素是造血的主要原料。红枣也是补铁佳品,其含有的铁和钙能有效防治贫血。水果中虽然铁含量不高,但富含维生素C,能促进植物性食物中铁质的吸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樱桃,其铁含量居水果之首,能有效预防贫血。红豆也是补铁的好食材。下面推荐几个食疗方案:菠菜牛肉粥、桑椹红枣饮、枸杞红苋菜等。
二、3招补铁让宝宝告别缺铁性贫血
1. 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含量高达0.5mg/100g,而且吸收率高达49-70%,因此母乳喂养是确保宝宝铁摄入量的最佳方式。建议妈妈们尽可能进行母乳喂养。早产儿在出生后2个月应开始补充铁剂,建议及时咨询医生,避免自行乱补。
2. 合理添加辅食: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是确保足够的铁摄入量。应及时引入强化铁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当宝宝满6个月后,要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如含铁米粉、肉泥、鱼泥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宝宝缺铁性贫血的风险。
对于不再吃母乳的宝宝,如何确保营养平衡呢?富含铁质的食物是他们的最佳伙伴。这些食物包括:醇香的牛奶、天然的动物肝脏、鲜美的鱼肉和肉类、深绿的菠菜、还有黑木耳和豆腐等。每一口都是对健康的投资。
让我们深入了解缺铁性贫血,这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需要我们的关注。
在孕期,贫血的检测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每一次抽血检测都是为了确保母婴的健康。当每100CC血液中的血红素低于12gm/dl时,即为贫血。产检时,医生会对孕妇进行第一次贫血检测。之后,除非孕妇出现头晕无力、身体虚弱等症状,否则不会再进行检测。
如果孕妇怀疑自己有贫血问题,除了去医院抽血检测,还可以观察眼睑。轻轻拉下眼皮,如果眼睑部分泛白,那么很可能是贫血。我们也可以观察血象、象、铁代谢以及红细胞内卟啉代谢等指标,进行更全面的了解。
那么,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来说,吃什么食物更好呢?猪肝是个不错的选择,制成泥状食物效果更佳。河蟹、黄豆、蜂王浆、芝麻、海带、大枣、芥菜以及龙眼肉等,都是富含铁质或其他有助于血液生成的食物。它们不仅美味可口,更是健康的守护者。
至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医治疗效果往往较好。但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并有持续出血时,单独中医治疗可能不够,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西药铁剂治疗,甚至肌内注射补铁。治疗的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是关键。铁剂的补充治疗建议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当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水平后,铁剂治疗并不能松懈。必须继续服用铁剂,直到血清铁蛋白达到安全水平——50μg/l方可停药。但若无法通过血清铁蛋白进行监测,那么为了确保体内充足的铁储备,建议持续服用铁剂达三个月之久。
对于那些对口服铁剂无法耐受、无法吸收或是急需迅速补充铁剂的患者,可以选择胃肠外给药的方式。常用的如右旋醣酐铁和山梨醇铁肌肉注射,能够满足快速补充铁剂的需求。计算治疗总剂量的公式为:(150-患者hb g/l)×3.4×体重(kg)×0.065×1.5。虽然首次注射量仅为50mg,但如无不适,后续可适量增加至100mg,并维持每周2至3次的频率,直至完成总剂量的注射。
关于口服铁剂的具体种类和用法,有以下几种常见的选择:
硫酸亚铁:针对因缺铁导致的血红素合成减少问题,特别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富马酸铁:每次0.2g,每日三次,含铁量较高,疗效迅速。
枸橼酸铁铵:常配成10%溶液内服,每次10ml,每日三次。虽然吸收较慢,但可作为片剂的良好替代品。
力蜚能、速力菲等其他铁配体复合物或琥珀酸亚铁,也是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对于胃肠道疾病或急需增加铁供应的患者,可选择注射用铁剂如右旋糖酐铁和山梨醇铁。注射后可能会出现局部肌肉疼痛、淋巴结炎等轻度不良反应,甚至偶尔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因此注射时应有急救设备。
从中医角度看,脾虚是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所在。健脾益气生血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补血时应搭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在中药的调理下,配合含有铁质的药物制剂,将大大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