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一种常见的脑科疾病,常常因头部受到撞击而引发。脑震荡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它可能会导致失忆、留下后遗症,甚至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对于此类疾病,我们需要格外小心地进行护理。在康复期间,要避免剧烈的运动,最好能够平稳地躺着,这样有助于大脑的恢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重身体的保护。
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脑震荡的各个方面:
脑震荡后遗症
脑震荡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功能减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癔病样症状。例如,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欠佳等大脑皮层功能减弱的症状;同时发性面红、多汗、手颤、阵发性心动过速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浮肿、便溏、阳萎、尿频、多痰等症状。其中,部分症状在数周至数月内会逐渐消失,但也有部分患者会长期存在,如头晕、头痛、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
脑震荡昏迷怎么护理呢
当遇到脑震荡的情况时,我们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瞳孔大小及面色变化。在接下来的2-3天里,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现再度昏迷的现象,这是预示颅内血肿的可能,如发生应立即送医救治。在病后3个月内,要尽量避免过度用脑,以消除头痛、头晕等伴发症状。要遵医嘱适量服用药物。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如脱脂牛奶、豆浆等,并适量补充磷和卵磷脂的食物如鱼类等。
中医如何治疗脑震荡
中医治疗脑震荡的方法独特且效果显著。中医认为本病为脑络损伤,临床辨证的关键在于抓住一个“瘀”字。对于瘀阻脑络的患者,治疗以活血祛瘀为主,可以使用通脑瘀汤等方剂。对于髓海空虚的患者,治疗以填精荣脑为主。而对于痰浊蒙窍和阳亢风动的患者,则需要化痰开窍和平肝潜阳熄风通络的方法。气血亏虚的患者则需要补气养血安神定志的方法治疗。具体药物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脑震荡是一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受伤。如果不幸遭遇脑震荡,要及时就医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针灸与推拿的双重疗效
针灸,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治疗手段,其穴位选取颇具讲究。针对太阳、外关配风池、四渎等穴位进行治疗,同时结合印堂、合谷配上星、列缺等穴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哑门、后溪配昆仑、曲池以及涌泉、足三里等穴位,更是需要精确掌握。当遇到呃逆不止或失眠严重时,只需在中脘或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补泻兼施,每日一次,便可有效缓解病情。
推拿,同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方式。患者坐于室内,医者则站在其背后。一手扶住前额,另一手则用拿法从前发际至枕后进行往返操作,往返数次以达到放松肌肉的效果。随后,对风池、脑空进行拿捏,用两手拇指罗纹交替抹颈部两侧的胸锁乳突肌。医者再站于患者前,进行一系列的穴位按摩,如印堂、晴明、迎香、承浆等。用双手掌根对按枕后,并用掌根拍击法拍击囟门。治疗结束时,还可配合湿热敷头顶,使治疗效果更佳。
关于脑震荡的检查与护理
当谈到脑震荡,许多人可能会感到担忧。但实际上,脑震荡是神经纤维或神经元的轻微损伤,CT扫描往往无法发现明显异常。那么,如何检查脑震荡呢?
通过颅骨的X线检查,我们可以了解到是否有骨折。颅脑CT扫描、脑电图检查以及脑血流检查也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伤后早期,脑血流量可能会有所减少,但这些检查项目主要是为了排除更严重的脑部损伤。
对于脑震荡患者,护理同样重要。给予患者普通饮食,如病情需要,可定时前往诊所接受高渗葡萄糖液的静脉注射。对于兴奋躁动的病人,宜居住在色彩偏冷、环境安静的家庭中。家中布置也应简单清雅,减少接待客人、放节奏激烈的乐曲等刺激。伤后的3个月内,要避免过度用脑,并遵医嘱适量服用药物。脑震荡患者常出现头痛、头晕等一系列症状,对于这些症状要学会针对性的护理。如果生活中有人不小心撞到头部,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避免潜在的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