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第一道健康防线——卡介苗接种
新生儿的第一针——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重要措施。这一疫苗以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的名字命名,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产院和产科在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进行接种。若出生时未能及时接种,家长应在1岁内带孩子前往当地结核病防治所的卡介苗门诊或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门诊进行补种。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主要接种对象为新生儿。接种后,可有效预防儿童结核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严重的结核病类型,如结核性脑膜炎。这不仅是一项对儿童的健康保障,更是对全球多数国家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关于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与一般的预防注射有所不同。接种后大约3周,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随后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后,脓汁排出,经过约1-2周的时间,会逐渐结痂,愈合后留下圆形瘢痕。这一过程大约需要2个月。
除了上述正常的接种反应外,有些新生儿在接种卡介苗后,会出现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多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这是正常的反应,随着接种部位的愈合,肿大的淋巴结也会自行消退。家长可以用热敷的方法促进其消退。如果发生脓疡,可以请医生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以促进愈合。这些反应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影响。
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详解
当我们谈论卡介苗接种,其实是在为宝宝的健康护航。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我们牢记。
这款菌苗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这是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在接种时,必须使用专门的注射器,避免使用同一注射器以减少肝炎的传染风险。任何安瓿有裂纹或过期的情况都不能使用。
当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时,应避开同一部位。接种后,宝宝需要与结核病人隔离两个月,以免受到感染。之后还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若结果呈阳性,则代表接种成功。若结果为阴性,则需要补种。值得注意的是,每3-4年需要复种一次,并在复种前再次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对于那些经过化疗后免疫力降低的宝宝,应慎重考虑接种活菌疫苗。化疗结束后,至少需要等待三个月才能接种。若注射后出现疤痕,处理时千万不要贸然手术切除。可以采用局部封闭疗法,使用特定的药物进行注射治疗。
接种后两周左右,局部可能出现红肿浸润。如果随后出现化脓并形成小溃疡,可以使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遇到局部淋巴结肿大时,可以进行热敷处理。
使用菌苗时需要注意避光,避免日光曝晒。注射时务必遵循推荐的剂量和深度,避免皮射。必须详细记录接种对象的个人信息和菌苗批号。制备疫苗的人员需要穿戴专业防护装备,并确保使用的工具和物品不被混用或污染。
卡介苗接种与复查的时间规划
关于卡介苗的接种时间,它通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部位在上臂三角肌外侧。对于未接种的宝宝,若未满三个月可直接补种;若在三个月至三岁之间则需要先做结核菌素试验后再决定是否可以补种;而四岁以上的宝宝则不再补种。
至于复查时间,无论宝宝何时接种的卡介苗,三个月后都应到指定机构进行检查。这是为了确保疫苗已经成功接种。
哪些宝宝不宜接种卡介苗?
并非所有宝宝都适合接种卡介苗。有免疫缺陷病的宝宝、经常发生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宝宝、长时间疾病不愈的宝宝等都不宜接种。因为这些情况下接种可能导致结核播散或其他严重反应。患有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或曾经患过结核病、做过结合菌素试验呈阳性的宝宝也不需再接种。这些宝宝体内已有抵抗力,再次接种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