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接待了一位患者,他面带忧虑地告诉我,近期他的大便状况有些异常。大便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不仅变得稀软,而且形状不规则,有时在排便时还会伴有腹痛和排不净的感觉。听到这些症状,我立即建议他进行大便常规7项检查。
这项检查是深入了解肠道健康的窗口,通过检查大便的颜色与外观、是否潜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脂肪滴、肠道寄生虫以及肠道酸碱度等方面,能够揭示肠道健康状况。其中,潜血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寄生虫检查是最常用的三项。
潜血检查是筛查肠道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尤其对于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发现至关重要。如果潜血试验呈阳性,应进一步接受结肠镜等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性。白细胞计数若增多,可能意味着肠道正在与某种病菌战斗,可能是细菌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表现。而寄生虫检查则能帮助我们快速识别不明原因的腹痛、体重下降甚至营养不良的罪魁祸首。
听完这些解释,患者表示理解并同意进行检查。我接着提醒他,在进行这项检查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要提前准备好采集工具,如手套、棉签和采集盒。等到有便意时,直接携带这些工具到厕所。没有便意时,要将采集工具放在干净、通风的位置,避免污染。
采集样本时要特别小心。选择没有接触到马桶壁和卫生纸的部分,尽量选取粘液或脓液以及质地较浓稠的部分。用棉签取适量(约花生米大小)即可,不要过少。
要及时送检样本。取过样本后,应立即将其送到检验科指定的位置。避免样本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随意放置,以防止样本污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患者听后表示已经记住了这些要点,并会准确规范地进行操作。我告诉他,检查结果出来后,可以通过手机查看,也可以亲自到我这里来咨询。如果你觉得这个信息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者收藏起来。希望通过这个检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肠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