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先。若病情严重,则需采取手术治疗。以下是关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的一些重要事项。
对于出现局限性缺血和坏死穿孔的患者,肠道切除手术是必要的,且切除范围需扩大。因为肠粘膜病变的范围往往比浆膜表面显示的要广泛。在切除过程中,会通过检查肠道切除后保留断缘的粘膜血液运输情况来判断切除范围是否足够。
由于病变的分布是分段式的,肠道切除时应考虑采取分段切除或相邻病变肠道切除的方法。在手术中,应尽量减少吻合口,同时确保正常的肠道切除范围。
为了缩短危重患者的手术时间,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可以在切除病变肠段后进行近距离断端造瘘。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二次手术。
若发现开腹后病变范围广,涉及全部小肠和结肠且无法切除时,应继续进行支持治疗。48小时内,如果病情允许,进行第二次检查,以了解肠道变化,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在此期间,可以通过腹壁引出体外的一根细塑料管,向空肠上部灌注抗生素,进行综合治疗,以缓解症状。
在肠切除术后,如果病情仍在进展,应果断决定进行二次检查并治疗。
对于情况极差、有腹膜炎和肠穿孔的患者,可在局部下进行下腹小切口手术,进行腹部引流。在病情稳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考虑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对,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