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某些特定疾病和状况容易导致缺铁,进而引发贫血。萎缩性胃炎、大部分胃切除手术患者以及长期腹泻的患者,因上皮细胞更新加速,游离铁损失增加,导致缺铁。存在血红蛋白尿症状,如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人工瓣膜、心脏粘液瘤等,也会导致铁从尿液中排出,进而引发缺铁。
对于贫血,很多人并不陌生,尤其是女性。贫血出现时,面色会变得苍白,常常伴随其他妇科疾病出现。网络专家指出,很多女性在月经前后会出现贫血症状,且情况较为严重。对于贫血,女性朋友首先要找出其背后的原因,以避免疾病的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导致贫血的原因呢?
首要原因是铁的丢失。铁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慢性失血等同于失铁,这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超过80%的贫血案例都是由缺铁引起的。
具体地说,成年男性和绝经期妇女常见的原因是胃、十二指肠溃疡、钩虫病、胃炎、胃癌等慢性消化道出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时,尤其需要警惕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食管和胃底静脉破裂等多次急性大失血也常导致缺铁性贫血。女性最常见的原因是月经过多,尤其是青春期和带环避孕的女性。当月经量超过80毫升时,相当于失铁40毫克,一般食物不足以补充,久而久之就会引发缺铁性贫血。
3-4岁以上的儿童也常见因肠道寄生虫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伴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也能引发缺铁性贫血。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长期影响铁吸收的饮食。牛奶、茶、咖啡和过多的钙都会影响铁的吸收。尤其是长期饮茶、甚至吃茶、长期饮用咖啡和不必要的钙补充剂,都会阻碍铁的吸收。
如果仅仅是女性普通贫血,治疗相对简单。但如果是其他疾病导致的贫血,如干细胞生成能力异常,症状就会复杂许多,这些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了解贫血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贫血,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