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需倍加小心,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可能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特别是在运动和饮食方面,更是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饮食调整尤为重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三少:
1. 少吃:心脏病患者多有体重超标的困扰,因此需有意识地控制每日摄入的热量,积极减重。每餐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心脏病发作。还应减少辛辣过热食物的摄入,减少胃肠道刺激。
2. 少脂肪:要尽量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脂肪食物、动物内脏等。过多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高脂血症,而长期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控制脂肪摄入量对于心脏病患者至关重要。还应适当控制胆固醇摄入,避免动物性食品,选择豆类食品,如大豆,它含有卵磷脂和无机盐,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
3. 少盐:过多摄入盐分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心脏病的预防。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
二、三多:
1. 补充膳食纤维素:膳食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体内胆固醇的产生,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蔬菜中,如竹笋、梅干菜、芹菜、韭菜等。
2. 多补充维生素:维生素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C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降低血液中有害胆固醇。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预防血栓形成。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肉类、谷物、花生和酵母则富含维生素PP(尼克酸和烟酸)。
3. 多补充微量元素:虽然微量元素数量不多,但作用巨大。硒能保护心脏,防止病毒感染;铬能强化胰岛细胞,预防糖尿病,并抑制胆固醇吸收,减缓或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钙、镁、钾、碘等矿物元素也对保护心脏有益。
心脏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调整,遵循以上原则,以保护心脏健康。如果出现心脏病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