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人体骨骼结构时,我们不得不关注一种常见现象——骨盆狭窄。在我国女性中尤为常见,这涉及到骨盆入口、中骨盆和骨盆出口平面的狭窄问题。
我们聚焦于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的问题。当骶耻外径小于18cm,骨盆入口前后径小于10cm,对角径小于11.5cm时,我们常见两种情形:
一种是简单扁平骨盆,其入口呈现横扁圆形。骶角向前下方突出,导致骨盆入口前后径缩短,但横径仍然保持正常。另一种是佝偻病扁平骨盆,由于佝偻病导致的骨骼软化,使骨盆发生变形。骶角向前压,骨盆入口的前后直径明显缩短,使其呈现肾形。骶骨下部向后移动,失去了正常的弯曲度,变得直而向后倾斜。
接下来是骨盆出口平面的狭窄问题。一种是被称为漏斗骨盆的情形。其骨盆入口的每线值虽然正常,但由于两侧骨盆壁向内倾斜,形状如同漏斗。其特点是中骨盆和骨盆出口平面明显狭窄,坐骨棘间径和坐骨结节间径缩短,耻骨弓的角度小于90°。另一种情形是骨盆横径狭窄,类似于猿骨盆。其骨盆入口、中骨盆和骨盆出口的横径都缩短,前后径稍长,坐骨切迹较宽。
还有一种情况是骨盆三个平面都狭窄。这种情况下的骨盆形状虽为女性骨盆,但入口、中骨盆和出口平面都狭窄,每个平面的直径都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这种情况多见于身材矮小且匀称的女性。
我们不得不提的是畸形骨盆。其中,骨盆软化症骨盆现在已经较为罕见。由于钙、磷、维生素D的不足以及紫外线的照射不足,导致成人骨矿化障碍,骨钙脱钙、松弛、软化。由于躯干的重力和两股骨的挤压,骶角和耻骨都向前移动,骨盆入口平面呈现凹三角形。还有一种情形是偏骨盆,这主要是由于骶髂关节固定、髂翼和髋骨发育不良以及下肢和髋关节疾病导致的,使骨盆一侧斜径缩短。
人体骨骼结构的复杂性使得骨盆狭窄有多种表现形式。从扁平到漏斗形,再到横径狭窄和畸形骨盆,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人体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