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北京大力推进医改 奖励社区养老服务商

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养老服务产业获重奖——北京案例

来自北京的消息显示,社会资本对养老服务产业的热情投入,正在获得部门的大力奖励。据数据显示,在2011年度的考核中,北京市有5000家社区养老(助残)餐桌和托老(残)所因为卓越的服务与贡献,共荣获了总额为7700万元的奖励。

这一举措得到了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北京市老龄协会会长李建国的详细介绍。他强调,这是北京市迄今为止对社区老年服务产业扶持力度空前的一次。其中,市、区两级财政共出资5200万元,直接奖励那些运营规范化、服务优质的500家养老(助残)餐桌和托老(残)所,每家机构将获得5.2万元的资金奖励。由福利公益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联合出资的2500万元,则用于表彰另外0家表现突出的社区养老(助残)餐桌和托老(残)所。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老年餐桌和托老所能赢得的青睐呢?北京市老龄协会对此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养老服务商必须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且优质的服务,并赢得社区内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高度好评。受奖励的老年(助残)餐桌需设立专门的用餐区域、配备专职服务人员、专用送餐车辆以及专门的餐食选购服务;托老(残)所则须细分护理区、用餐区、文娱区和医疗服务区,并配备专职护理员等。这些养老场所还需正规经营,一旦服务质量不达标,下一年度将无法获得奖励。

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对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产业的认可与支持,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和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产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北京的这一实践案例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经验。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