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2011年增产4.5%,总产量达5.7亿吨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喜讯,全国粮食在2011年增产4.5%,总产量达到令人瞩目的5.7亿吨。这一成绩,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迈上了新台阶。
报告强调:“2011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已经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甚至达到了我们2020年的粮食产能规划水平。”今年的粮食增产尤为难得,是在去年粮食产量实现较大幅度恢复性增产、产量基数较高的基础上实现的。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强大韧性和潜力。
具体来看,三大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总产量超过5亿吨,达到51045万吨。其中,稻谷总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小麦和玉米的产量也分别达到11792万吨和19175万吨。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农民朋友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劳动。
尽管整体产量喜人,但仍有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九成以上的增产来自粮食主产区,但个别地区如贵州和重庆因气候因素导致全年粮食总产量减产。其中,贵州减产235万吨,下降21.2%,重庆减产29万吨,下降2.5%。在夏季粮食生产中,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也面临减产的情况。早稻产量方面,安徽、湖北、广西等省(区)同样受到影响。秋粮产量中贵州减产最多,减产量为全国最高。这些地区的减产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粮食单产在2011年达到5166公斤/公顷,相较于去年提高了惊人的3.9%,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潜力和进步。尽管今年我国遭遇了较多的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但由于整体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农作物受灾程度明显降低。这一成就再次证明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强大韧性和应对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