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肥胖症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已经上升为国家性的议题。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体重超重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2.1%,肥胖率更是高达9.9%。尤其在城市地区,肥胖的威胁更是愈发显著,远超农村地区。肥胖已经与艾滋病、毒品成瘾和酒精依赖并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成为全球第五大死亡风险因素。针对这一全民性的健康挑战,“城市居民体重控制健康行动”已经启动,旨在帮助人们有效管理和控制体重。
全球范围内,每年至少有280万人因超重或肥胖而丧生。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与许多慢性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肥胖会显著增加患Ⅱ型糖尿病、胆囊疾病、血脂异常、气喘和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的风险。冠心病、高血压、骨关节病等相对风险也会增大2至3倍。
对于肥胖者来说,除了身体健康的威胁,还常常因体型问题而遭受社交障碍和心理困扰。除了遗传因素,食物摄入过多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人抱着“能吃就是幸福”的观念,过度饮食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方式。还有些人则通过“吃”来发泄情绪上的不稳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光伟指出,评价体重的重要标准是体重指数(BMI)。BMI的正常值范围为18.5至23.9之间。如果BMI超过24,代表超重;超过28,则代表肥胖。
面对肥胖症的威胁,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我们应该改变过度饮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多运动是防治肥胖症的关键。只有保持适量的运动,才能有效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和热量,保持健康的体重。
让我们共同努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吃多运动,共同抵御肥胖症的威胁,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