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南昌医院现“拼药”现象 建议药厂生产小剂量药

近日,儿童患者的用药剂量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儿童患者的用药剂量相对较小,每次治疗并不需要用到一整瓶药物,因此一家医院的医生为了减轻患者的药费负担,开始尝试“拼药”治疗。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还改善了医患之间的关系。

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医生们为患者精心记录下了用药的“拼药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患儿的姓名、联系方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等重要信息。医生们会仔细核对每一名患儿的用药剂量,将病情相似的患儿资料记录在册,并约好用药时间让他们一同前来接受药物治疗。这样,一瓶药物可以被几名患儿共同使用,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例如,南昌市民曾志带女儿来到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告诉她必须使用一种非常昂贵的药物,一瓶药物的价格高达2000元左右,而且一旦开封就必须立即使用完。她的女儿每次治疗并不需要用到一整瓶药物。正当曾志为高昂的药费发愁时,医生提出了“拼药”治疗的建议。她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发现整个治疗过程中可以省下数万元的费用。

尽管“拼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减轻患者负担的方法,但也有家长希望药厂能够生产小剂量的药物,以避免医药资源的浪费。药厂方面表示,生产小剂型药物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企业不愿意生产。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从政策上支持药企生产小剂型药物,并给予生产小剂量药的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

这一举措无疑为儿童患者家庭带来了福音。在医疗费用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拼药”治疗不仅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还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关爱和人性化服务。“拼药”治疗也改善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医院和医生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治疗方式,让医疗更加温暖人心。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