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中氨氮超标会引发何种危害?对此,有专家澄清社会上流传的“氨氮可能转化为致癌物质”的说法为误读,实际上,氨氮超标主要影响的是饮用水的口感。
近日,广州市水务局在其官网发布了30个自来水厂的106项检测指标数据,结果显示有7个水厂的自来水氨氮检出量超标。这一消息引发媒体关于“氨氮可能转化为强致癌物质”的报道。专家指出,这是公众的一种误解,实际上,氨氮超标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是口感方面。
记者登录市水务局官网发现,在检测范围内的30家供水企业中,有7家的自来水氨氮检出量超标。但值得注意的是,供应中心城区的自来水经检测全部达标。
这7家氨氮不达标的供水企业包括穗北供水有限公司、番禺区沙湾自来水公司以及花都区自来水公司的几个水厂等。水务部门表示,广州市总共有60多个自来水厂,一些小厂的水质尚未纳入数据公布范围,因此全市水质超标的水厂可能不止这7家,但水质一定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水务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上述7家水厂生产规模较小,已经列入设备改造和水源置换的范围。出于健康考虑,建议这些水厂供应范围内的居民在饮用自来水前先烧开。
广东省卫生监督所主任医师甘日华作为新国标的起草专家表示,即使水被烧开,氨氮含量也不会降低多少,但目前这个浓度基本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主要影响的是饮用水的口感。他进一步解释说,氨氮致病浓度至少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在这个范围内的饮用水氨氮超标不会致癌。长期饮用氨氮超标的水对身体总是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水厂应该严格把控水质,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
在此情况下,公众应该关注自来水的检测信息,了解水质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自己的饮用水安全。水厂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确保自来水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公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