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风趣网带来一本马来西亚古书,让我们深入了解东南亚的历史文化,并对比东西方视角下的差异。
当我们阅读欧美报刊或书籍时,即便标榜“客观公正”,其西方视角依然难以避免。当我们转向东亚和东南亚,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以中国为首的“汉语文化圈”中,中国常常被视为中心,而周边国家则处于次要地位。从马来西亚的视角来看,情况或许有所不同。
马来西亚的一本古书《马来纪年》为我们揭示了另一种历史观。这本书共有34章,生动夸张地描绘了马来王国的兴盛史,同时也记录了周边各国的情形。当我们读到关于中国的部分时,不禁让人感到惊讶,甚至直呼“不可思议”。
据《马来纪年》记载,亚历山大东征时曾打到了马来西亚,并与当地公主成婚。他们的儿子苏腊安王后来成为安姆丹纳卡腊国的国王。苏腊安王英明神武,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日益强盛。随着国力的增强,他开始东征西讨,许多国家纷纷向他臣服。
中国却是个例外。苏腊安王对中国并不服气,于是他挥动大手,召集了1200万大军准备征讨中国。那时的中国正值明朝,朝廷闻之大惊,群臣计策百出。最终,一个大臣想出了一条免战之计。
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当苏腊安王询问航程距离时,两个牙快掉光的老人和一个破船的故事让他震惊。他们告诉苏腊安王,他们需要一辈子才能到达中国。这让苏腊安王无奈放弃征讨中国的计划。
在《马来纪年》中,明朝在马来西亚眼中似乎是一只“纸老虎”。尽管拥有强大的军队,但在大海阻隔之下,明朝似乎不堪一击。《马来纪年》中的故事纯属虚构传说。实际上,明朝时期的中国在南洋地区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例如,在旧港设立的大明旧港宣慰司就是明朝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明朝的疆域覆盖了包括现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区在内的广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