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演艺界的耀眼之星
这位最早的两栖明星,以其近20年的辉煌演艺生涯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与尊敬。周璇,一个名字,代表着43部影片的精湛演绎,代表着200多首歌曲的动人旋律。
出生于江苏常州的周璇,天赋异禀,从小就展现出对演艺的热爱与才华。1931年,她加入明月歌舞团,以一曲《民族之光》赢得了广泛关注。她的首张唱片《特别快车》发行,标志着她的演艺生涯的起步。而在1934年,她凭借歌曲《五月的花》一举成名,其在上海《大晚报》举办的“广播歌星竞选”中获得了第二名的佳绩。
周璇的演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她的童年经历充满了曲折与坎坷。3岁时,她被抽大烟的舅舅,从此与家人失散。几经辗转,她最终落户周家,改名为周小红。生活的艰辛让她10岁时被迫进入妓院,幸运的是,养母的出现救她于水深火热之中。
12岁时,周璇的才华被明月歌舞团的琴师章锦文发现,推荐给了团长黎锦晖。黎锦晖看到了这个可怜小女孩的潜力,收她为徒,从此改变了她的命运。周璇很刻苦,她努力学习普通话,琴房没人的时候,她偷偷练琴、练唱。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上台,那双并不大的眼睛便晶莹光亮,充满了灵气。
周璇红了,她的歌声传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每个人都为之倾倒。她的片酬更是以黄金来计算,每部片子唱一首插曲便是二两黄金。不仅如此,她的低调和大气也让人钦佩。面对1941年《上海日报》评选电影皇后的巨大荣誉,她选择拒绝,她说:“对于影后名称,绝难接受。”
这位美丽的女子在恋情上却历经坎坷。她的三段恋情都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困扰。1949年,怀着8个月身孕的周璇从香港回到上海,以为可以躲避恶劣的舆论环境,却没想到上海的舆论环境同样复杂。而她的儿子降生,关于孩子父亲的议论纷纷扰扰。
这仅仅是一根稻草,却压垮了周璇长期压抑的精神。让我们暂停片刻,我不想再提及那令人心碎的六年——她与两个儿子分隔两地,独自在疗养院中孤独度过。即使她的亲生母亲和妹妹赶来,也只能在铁门外痛苦哭泣,无法近身安慰。
一次偶遇,音乐家陈刚回忆起周璇:“她的脸色不佳,浮肿而憔悴。”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尽管天赋异禀、智慧超群,尽管她坚毅自立、命运抗争,但她那颗真挚善良的心,最终使她成为了世俗的牺牲品。在她人生最灿烂的时刻,她离世了,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与此我们不得不提及另一段历史——德国在集中营对犹太人及其他无辜平民的残忍罪行。尽管这一罪行早已被世人所知,但关于“慰安妇”的历史却鲜为人知。一些德国历史学家甚至称这个话题为禁忌。在1月14日,这一历史终于被打破。在柏林北部的拉文斯布吕克妇女集中营纪念馆,举办了“集中营慰安妇展览”。
展览的主办方勃兰登堡纪念馆基金会的新闻发言人霍斯特·西弗伦斯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的电话采访时介绍道,从1942年起,党卫军开始在集中营建立“囚犯妓院”,强迫女囚犯充当“慰安妇”,为囚犯劳工提供务。这些“慰安妇”都是德国人,她们被称为是“危害社会的女人”,如流浪女、、女同性恋以及失业的所谓“女乞丐”。
为了激发囚犯劳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党卫军实施了一种“奖励机制”。只有那些申请并得到“奖励卡”的男囚犯才有权享受“慰安妇”提供的务。犹太囚犯则无法享受这种待遇。
男囚每次进入妓院都要进行登记,而妓院内的所有活动都处于党卫军的严密监视之下。最初,女犯人可以“自愿”报名成为“慰安妇”,但实际情况是,她们往往被许诺更多食物和半年后的释放作为交换。党卫军从未兑现这些承诺。后来,他们开始在女囚中直接挑选“慰安妇”,并将她们送往各个妓院前先在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进行一段时间的特别待遇。但等待她们的却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一些医院遗留下来的档案证明,“慰安妇”从妓院返回集中营后身体状况普遍恶化。据说她们中有些人还被用于性病研究和堕胎实验。自1942年在毛特豪森集中营建立第一批囚犯妓院后,其他8所集中营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机构。根据留下的图片和集中营幸存者的口述证明,这些妓院设施包括等候区、工作区、集体宿舍、体检室和浴室等。还分别为国防军、外国劳工和党卫军建造了妓院,以提供发泄渠道并阻止男同性恋行为的发生。
这些曾经的“慰安妇”大多羞于谈及过往经历,很少提出赔偿要求。而那些曾享受过服务的男囚犯更是守口如瓶,导致这段历史被遗忘。西弗伦斯表示,仅在集中营囚犯妓院服务的“慰安妇”就有300至人。今年9月,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纪念馆将举办研讨会,战争与大屠杀中的性暴力问题,而东亚的二战幸存“慰安妇”问题也可能成为讨论的议题。
更多关于周璇的悲惨经历和周璇的故事请关注频道!她的故事并未结束,只是暂时沉默在了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