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官方既称耗资8亿渡轮长期闲置琼州海峡不浪费

尽管面临恶劣天气时抗8级风的渡船短缺的问题,但在琼州海峡,最大的、最先进的渡轮却静静地停泊在港口,享受着阳光的沐浴。

台风来袭时,过海车辆常常遭遇拥堵。最近,强台风“纳沙”和“尼格”相继袭击海南,给海南岛带来了一场严峻的考验。由于车辆无法顺利过海,国庆期间海口市蔬菜价格飙升,一些日常蔬菜的价格几乎翻倍。

这种情况的背后,是一位业内人士所说的,琼州海峡运输企业拥有的抗8级风的船只数量有限。虽然国家为了缓解运输压力,投资8亿打造了粤海铁3号、铁4号两艘大型渡轮,但它们却长期闲置在港口。

这些“大船”是货车司机们对粤海铁路火车轮渡客滚船的习惯称呼。粤海铁路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由“两线一渡”组成,即湛(江)海(安)线与海南岛上的铁路线连通。尽管粤海铁1号、铁2号每天开8~10对航班,但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粤海铁3号、铁4号的建造正是在运输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两艘船虽然体积更大、更先进,但却一直未能投入运营。据粤海铁3号船长林致介绍,该船于2011年4月8日正式投入运营,但未能取得经营许可,无法从事客货车运输。在台风天气时,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许多等待过海的货车司机对此表示不解和遗憾。他们质问:“为什么要在台风来袭时看到空着的铁3号驶过海峡,而不是用来运输车辆呢?”有关人员表示,铁3号每次来回都要交高昂的港务管理费和消耗大量柴油,运营成本很高。

粤海铁4号的遭遇也同样令人遗憾。船舶到达当天,人们放鞭炮庆祝,但随后,它便一直停在港口晒太阳。据海口港总经理杜刚介绍,目前琼州海峡的运输格局竞争激烈,包括海南和广东的企业都在争夺市场份额。而粤海铁的南港、北港以及铁1号和铁2号的运输业务都由粤海铁公司管理。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琼州海峡的运输量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建好的大船却不能投入使用成为了一个突出问题。海南省有关领导已经对此作出批示,希望有关部门同意铁3号、铁4号投入运营,但有关部门仍未批准。

对此,海南交通运输厅运输处副处长冯绍裘表示,琼州海峡的运力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不是任何有能力的企业都可以随意增加运力。他强调,粤海铁3号和4号的建造初衷是为了运输火车,并不是专门为了运输汽车和客车。不能简单地说这些运力是浪费的。背后的原因涉及到运输管理的严格规定和运输市场的竞争态势。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蓬勃发展中,一段关于粤海铁旗下铁3、铁4号渡轮运营的争议引人注目。冯绍裘提出了一个观点,粤海铁已经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运营客货车运输的申请,旨在利用这两艘大型渡轮提升海南的旅游形象。尽管广东海峡办并未明确反对这一提议,但粤海铁公司的运营之路似乎并不平坦。

冯绍裘进一步解释了粤海铁的立场和背后的复杂性。他表示,粤海铁是由铁道部和广东、海南两省共同投资的公司,其船舶的制造和运营需要经过多方的同意。他们并未有权利拒绝粤海铁建造新的船只以运输火车。如今铁3、铁4号已经建成,如果这次同意他们运营客货车运输,那么未来他们再提出建造更多船只运输火车的要求又该如何处理?这无疑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也指出了粤海铁与海南的税收关系,以及如果铁3、铁4号投入运营,可能会对现有企业产生的影响。

广东海峡办主任杨国华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广东方面并未反对铁3和铁4号的运营,这是海南的企业,应由海南方面提出意见。尽管如此,一些业内人士还是指出了现实问题,即在海峡运输中,抗风能力强的大船仍存在需求缺口。最大、最先进的渡轮长时间闲置,背后反映的是地方利益之争。这种阻碍铁3号、铁4号投入运营的做法,不仅造成了国家投资的大量浪费,更不利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粤海铁公司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达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表示,尽管铁1号和铁2号的运力已经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自2008年以来,运力一直在下滑。即使铁3号和铁4号投入运营,也无法占据过大的市场份额。他们还提到了公司已经增开的一趟海口到成都的列车,并表示“国家的投资没有发挥效益,非常可惜。”这种遗憾之情在铁4号的工作人员那里也得到了共鸣。

这场争议揭示了地方利益之争的存在,也凸显了现实需求的紧迫性和国家投资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如何在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需求的平衡各方利益,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是对地方的挑战,也是对各方智慧和决心的考验。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