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凯利号扬帆起航,揭开二战序幕的那一刻起,它便成为了英国海军的骄傲与荣光。1939年8月,凯利号正式加入现役,不久后的9月3日,随着英国对德国的宣战,它肩负着重要使命,踏上了将温莎公爵夫妇接回英国的道路。
紧接着,凯利号奉命北上挪威海域,为英国和挪威之间的运输船队护航。在这一时期,海军迷彩的发明者蒙巴顿将军,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蒙巴顿粉红”的海军迷彩,这成为了战争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在紧张的二战时期,即便是强大的凯利号也经历了不少波折。1940年的一次护航任务中,凯利号与号驱逐舰在挪威沿海的大雪天气中发生了碰撞事故。虽然两舰受损都不严重,但这次碰撞事件仍然引起了英国海军部的重视。
同年五月的一个夜晚,蒙巴顿率领第五驱逐舰分队在英吉利海域巡逻时,发现了一支德国布雷船队。凯利号等驱逐舰参与了此次搜捕行动,但在战斗中,凯利号不幸被德国海军的艇击中。在大修期间,蒙巴顿不得不将旗舰转移到另一艘驱逐舰上指挥战斗。尽管在后来的战斗中,长矛号受创严重,但蒙巴顿仍然面临指责的压力。这一切都在战争的洗礼下不断上演。直到凯利号在地中海的克里特战役中遭遇大批德国飞机的轰炸并最终沉没,这场悲剧让许多舰员失去了生命。
战争的残酷并没有摧毁蒙巴顿的斗志和勇气。战后蒙巴顿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受到丘吉尔的重视,被召回英国担任联合作战司令部的领导人。在他的领导下,对德国目标发动了一系列突袭行动,为盟军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之后他被任命为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官,协调指挥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战役。在他的带领下盟军在缅甸发动反攻击败日军并在战后接受东南亚战区的受降仪式。战争结束后他被封为缅甸的蒙巴顿子爵以表彰他的卓越贡献和战功。战后他出任地中海舰队第一巡洋舰队司令继续为英国海军的发展贡献力量。回望他的军旅生涯从凯利号的诞生到二战结束他的传奇经历见证了英国海军的辉煌与荣耀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在遥远的岁月中,回望那段历史浓厚的时刻,我们的目光聚焦于一位杰出的英国贵族——蒙巴顿伯爵。他于岁月流转之际,不仅承载了英国王室与军界的荣光,更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历史转折点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让我们跟随时间的步伐,回溯蒙巴顿伯爵的生命历程。在风云变幻的印度,他的身影显得尤为突出。在英国内阁的决定下,他于一任印度副王兼总督的职位上崭露头角。当蒙巴顿夫妇抵达新德里时,他们的脚步承载了国家的重任与期望。
二战后,远东地区的国家和殖民地风起云涌,英国工党内阁决心加快印度独立的步伐。蒙巴顿伯爵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不仅在推动印度的宪政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印度的统一建国问题上给予积极支持。面对全印度联盟领袖真纳的巴基斯坦独立主张,他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努力平衡国大党与联盟之间的分歧。最终,《蒙巴顿方案》应运而生。这一方案的诞生标志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即将拉开帷幕。
在决定印巴分治后,蒙巴顿伯爵的劝和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对印度的565个土邦国进行了大量的劝说工作,希望他们加入印度联邦。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绝大多数土邦与印度签署了合并协议。海德拉巴和克什米尔虽曾试图保持独立地位,但最终也融入了印度的大家庭。当印度和巴基斯坦举行独立仪式时,蒙巴顿伯爵见证了两个国家的诞生。随后,他的角色转变,从总督变身为国防参谋长,为英国武装力量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
晚年的蒙巴顿伯爵依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退休后,他成为了英国的非官方特使,频繁出访各国,参与外交活动。当罗得西亚自治领发生单方面独立事件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英国的委托,与总督一道建立联合抵制运动。尽管最后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他的勇气和决心令人敬佩。他还多次代表英国女王参加重要葬礼和典礼,展现了他的尊贵身份和深厚情感。
蒙巴顿伯爵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传奇。他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他的影响力跨越国界。他的故事不仅是英国的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在岁月的长河中,他的身影将永远被铭记。如今,当我们回顾那段历史时,蒙巴顿伯爵的形象依然熠熠生辉。在英国的政治舞台上,曾经矗立着一座巍峨的丰碑,那就是蒙巴顿勋爵。这位在军队和国民中享有崇高声望的政治家和军事领袖,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中成为众矢之的。据传,金向他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在英国国防部、三军和情报部门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右翼军官集团,他们正暗中策划一场针对工党的政变。若蒙巴顿勋爵能出面领导,他们便有能力动员国防部的精英军官集团和桑赫斯特军校的热血学子,在伦敦发动一场雷霆万钧的突然袭击。他们将派出封锁道路,实行戒严,目标是逮捕威尔逊首相和其他工党高层,并以审判“叛国罪”的名义将他们送上军事法庭。在他们的构想中,蒙巴顿勋爵将以“救国”的最高独裁者的身份领导英国走出困境。
蒙巴顿勋爵并没有接受这场惊心动魄的政变计划。尽管如此,这段隐秘的历史后来被当事人披露,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蒙巴顿的生活并非只有战争与政变的阴影。他在晚年积极参与了纪录片《海军元帅蒙巴顿伯爵的时代和生平》的拍摄工作。身为王室中年龄最大的政治家,他还是菲利普亲王和查尔斯王子的精神导师,与查尔斯王子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关系。
退休后的蒙巴顿喜欢到爱尔兰斯莱戈郡的马勒莫度假。这个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地方也是爱尔兰共和军的活跃地带。他们多次警告蒙巴顿可能遭遇不测,但蒙巴顿对这些警告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1979年8月27日,命运对蒙巴顿勋爵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在马勒莫小码头乘坐“幻影五号”游艇捕虾时,遭遇了一名爱尔兰共和军成员的致命袭击。的爆炸几乎炸断了他的双腿,尽管他很快被附近渔民救起,但在上岸前因伤重不治身亡,终年79岁。同船身亡的还有他的亲人以及一些无辜的少年船员。
刺杀蒙巴顿的当天,爱尔兰共和军还对北爱尔兰的英军发动大规模袭击,造成重大伤亡。这次袭击被称为沃伦点袭击,是北爱尔兰冲突中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蒙巴顿勋爵的国葬仪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规模宏大,出席者包括多国君主、战败国元首以及多国代表。按照他的遗愿,没有邀请日本人参加葬礼。他的灵柩被运回罗姆塞,安葬在罗姆塞修道院的墓室中。
刺杀蒙巴顿的凶手麦克马洪虽然曾被控罪,但依据贝尔法斯特协议中的条例被释放。至今他仍住在爱尔兰,对于蒙巴顿的死并未表现出任何歉意,只为两名少年的死表示懊悔。这位曾经参与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如今已悄然离世多年,但他的传奇故事仍被世人传颂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