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乘势而上中国经济迈向新发展阶段

随着“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小康社会的建成在望。回首过去的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已经跃上新的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百万亿元大关。

金秋十月的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面向未来,中国经济即将迈入新发展阶段,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我们信心满满地前行,努力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谈及2020年,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从一季度的“深蹲”,到三季度的稳步复苏,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力量。

宏观指标的表现更是亮眼:GDP增速反弹至4.9%,领先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下降;CPI涨幅稳定;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生产需求逐步恢复,产业循环持续改善,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旺盛活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权威机构纷纷对中国经济表示赞赏,认为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累积的厚实基础,是五年来坚持稳中求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

这五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实质性的飞跃。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近30%,新兴服务业成为助推服务业持续增长的新动能。重大工程如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成惊艳世界。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我们硕果累累。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开通,5G网络加速成型。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在航天、通信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中国未来的无限可能。

中国经济已经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正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迈进。我们坚信,中国经济巨轮将在新的历史阶段乘风破浪,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目标,不断加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三大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国家重大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经络”畅通。这一场关乎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已经全面开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的张立群研究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转型和成就,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为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我们已经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专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跃向新的阶段。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林致远副主任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开始由数量驱动转向质量驱动,由外需拉动转向内需拉动。随着各种红利的减弱,中国经济在供给侧寻求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为驱动的增长,在需求侧则寻求以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增长。这意味着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高品质、低能耗、高附加值以及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展望未来“十四五”时期,我们已绘就新的发展蓝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专家认为,中国将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深化改革开放,为创新转型凝聚更多力量。

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林致远指出,要真正完成从传统增长方式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需要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基础性作用。这包括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继续加大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投入等。只有在这些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我国已经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以更高的质量、更均衡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我们坚信,在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