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人面临严峻营养不良问题
根据国际通用的营养不良筛查标准,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五大城市的调查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超过半数的六十五岁以上老人面临营养不良的风险。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农村以及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可能会更高。对于我国老年人所面临的营养状况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近日,美国“网络医学博士”发表文章指出,全球范围内老年人都面临着营养不良的威胁。据研究显示,美国六十岁以上的急诊患者中,有高达百分之十六的人营养不良,六成的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三分之四的老年人并不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同样的问题也在我国存在,许多老人对自己的营养状况一无所知,甚至盲目减肥或长期吃素,导致身体极度消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付萍教授,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及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介绍了我国老年人面临的营养不良问题。她提到,患有抑郁症、依赖辅助器具生活、吞咽困难以及难以外出购物的老年人群是营养不良风险最高的群体。更令人震惊的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蒂莫西·普拉茨-米尔斯博士表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在我国五大城市进行的调查中,超过半数老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而在农村和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近期针对北京一家养老院老人营养状况的评估发现,很多老人都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付萍教授担忧地说:“许多老人瘦弱不堪,只余一层皮,令人心疼。”其中一位老人的小腿围只有二十几厘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小腿围标准。这不仅令人担忧他们的健康状况,也凸显了吃饭对老人健康的重要性。调查显示我国老人的每日固体食物摄入量严重不足,远未达到推荐的标准摄入量。这导致许多老人陷入营养不良的境地。
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多种多样。随着活动能力的降低和身体消化、吸收功能的衰退,老人的营养摄取和吸收能力也大幅下降。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有其特殊性。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能量需求下降,但对某些营养素如叶酸和维生素B6的需求却增加。咀嚼能力下降、消化能力衰退、味觉功能衰退、心情不佳以及疾病和行动不便等因素也都会导致营养不良。许多老人还因为节俭而舍不得吃好的食物或只吃主食而导致营养不良。这些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我国老人面临的严峻营养不良问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以确保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把好营养关,让生命更幸福
当人生的年轮转到六十岁,这是许多人开始关注营养补充的重要时刻。专家付萍建议,从此时开始,注重营养补充可以让生命的下一个十年更加幸福。她指出,为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把关,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转变观念至关重要。对于老年人来说,以BMI为标准,并不需要追求过于苗条的身材。实际上,的国际研究表明,只要BMI控制在26以下,适当的体重反而与健康息息相关,因为这意味着更强的抗打击能力和体能消耗承受力。专家张坚也强调,老年人应改变观念,不能再简单地将减少进食和减轻体重视为健康的唯一标准。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更应注重营养补充,而非一味限制饮食。
遵循“十个拳头”原则。随着年纪增长,良好的食欲是健康的关键。全家都要帮助老年人摄入多样化的食物,特别是要保证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付萍建议,每天应吃适量的肉类、谷类、豆制品和奶制品,并强调食物的多样性。
增加用餐次数。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可能不耐受大量食物,因此建议采取小量多餐的方式,一天可以吃4~5餐,以促进消化和吸收。
学会使用营养评分表也是重要的。通过一些简单的指标,如体重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建议个人和养老机构学会使用营养评分表,对老年人的营养不良进行早筛查和早干预。
推广老人营养餐也是当下的需求之一。美国有明确的老人膳食标准,但我国在这一领域尚需努力。市场上的营养餐缺乏统一的技术要求和针对老年人的补充特点。老人营养餐的标准和推广亟待加强。
老年人选择营养补充剂时也需要科学谨慎。某些营养补充剂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确实有益于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但必须咨询医生后结合自身情况补充。老年人还可以通过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和保持好心情来促进食欲,保证进食量,预防营养不良。
在此提醒每位读者,关注老年人的营养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把好营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