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中心医院的急诊内科病房里,17号病床上的张书才老人已经静静地躺了将近两年。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异常沧桑,他的故事让人心生同情。
他躺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每次病房的大门被推开时,都会将他暴露在众人的视线中。由于年岁已高,加上骨裂的后遗症,他的床下没有一双鞋。他无法下床,甚至连坐都坐不起来。与其他病床前围着的家属相比,他孤零零地躺着,仿佛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流浪汉。
他的胡须已经长得花白,长到下巴上颤颤巍巍的。在护士长的眼中,这位老人早已具备了出院的条件,应该回家去享受家的温暖。张书才却在这张病床上度过了无数日日夜夜,度过了两个新年和两次生日,甚至不知道是否还会度过第三个。
他的视力还不错,能够借着床头灯的光亮看报纸。听力却已经衰退,人们需要凑近他的耳朵,大声说话才能让他听清。他有个小小的收音机,现在电池的电量已经不足,不敢随时打开。他向记者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能否帮他买两节新电池?
在这个医院里,张书才并不是唯一的“三无病人”。还有其他的病人也处于类似的处境。老向患有精神障碍,被家人留在了急诊室;老李的亲人已经联系不到。他们都无法与人交流,处境艰难。
张书才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医院为他开通了绿色通道,免费为他进行治疗和检查。他的衣服被换成了医院的病号服,再也没有换过。每天三餐都是由值班的护士为他送去,每一顿饭的具体内容和花销都被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张书才老人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颗星。作为三位“三无病人”中住院最久的一位,他的故事让人心生感慨。每当提及他的经历,我们都会不禁思考,何为人生,何为家庭。
当被问及“你寂寞吗?”时,张书才老人的反应令人动容。他一边叹气,一边大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孤独和无奈。他在这张病床上的时光似乎无穷无尽,隔壁床的患者们来来去去,他却始终独自一人。他认识那些照顾他的护士,但她们的工作繁忙,无法陪他闲聊。他只能观察病房里的其他病人,听他们和家人的聊天来打发时间。
张书才曾经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喜欢钓鱼、喝酒、下棋和打麻将。但现在,这些爱好都被急诊室病房的窗户紧紧关在外面。他无法享受曾经的快乐,只能面对冰冷的病床和孤独的时光。
这位老人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不幸。他依然关注时事,知道“十八大”、“中央巡视组”等新闻。他最喜欢聊的是自己住院的原因。那天在饭店和朋友聊天时,被人蛮横呵斥并踢伤。他坚持要等到公安局给出说法才能出院。他说:“医院不是养老院,我一直住在这里,是坑了人家中心医院呢。”但他已经无家可归,派出所查不到他的户口信息,子女也不愿接他出院。医院的人甚至惊讶于他还有子女的事情。
医院保安史处长表示,如果病人没有直系亲属可以照顾他,医院可以把病人移交给民政部门。但现在张书才老人有直系亲属,“民政部门不会接收”。张书才与家人的关系已经断裂多年,他的子女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他的二女儿表示,让自己称呼这个父亲都感到尴尬。老人的外孙甚至表示,一直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外公。
张书才老人的故事让人心痛。他不仅承受着身体的痛苦,更承受着心灵的孤独和无助。他的故事让我们思考家庭、亲情和责任的重要性。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是否忽视了身边最亲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年迈的父母和亲人?张书才老人的故事提醒我们,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个相处的时光。张书才的前妻每当回想起过去,总是无法忘记他那嗜酒如命、酒后失态的行为。
“他一开始就不该隐瞒自己有子女的事实。”当医院和当地电视台终于找到了他的二女儿时,这位已经年近古稀的老太太感慨道,“如果他没有说出来,或许早就介入帮助了,现在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了我们这些少数亲人身上。”她回忆道,自己的童年时代就在父母不断的争吵中度过,后来父母离异,法院将大哥大姐判给了父亲,她和三妹则跟随母亲生活。据说,父亲将孩子们托付给了奶奶照顾,然而弟弟的离世让家庭雪上加霜,大姐的离世更是让整个家庭笼罩在悲伤之中,甚至连他们的死因都未曾得知。
张书才的小女儿曾多次前往医院探望这位多年未见的老父。尽管他们血缘相连,但在医院初见时,彼此几乎无法认出。他费力地侧身,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一瓶空矿泉水,上面放着一张纸条,记录着中央巡视组的电话和小女儿的手机号码。他还找到了一颗掉落的牙齿,那是他在医院这段时间里的记忆之一。他珍视地翻看着这颗牙齿,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放回了抽屉。
病房内的摆设透露出病人的孤独和无助。塑料杯中的吸管方便他在无法起身时仍能饮水。蛋白粉和茶叶是小女儿为他准备的营养品,但他对蛋白粉并不感兴趣。隔壁病房的老李再也没有其他亲人,那位62岁的老人入院后一直无法言语,而他的哥哥在他住院期间跳楼自杀,医院虽然知道他有其他亲人,却无法联系到他们。
医生和护士们对于这些“急诊病房钉子户”也感到无奈。张书才老人的子女们曾经还能联系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系方式已经更换。一位护士表示,从未见过他的女儿来探望,听说都是在深夜才有所动作。
张书才老人坚守着自己的尊严和骄傲:“我没有养过她们小,现在也不用她们养我的老。”他在孤独的夜晚会梦见前妻和女儿,也会想起多年未见的亲人和朋友。偶尔失眠时,他会静静地躺在黑暗中,听着隔壁床病友的呼吸声。当整个急诊内科病房只有他一人时,他会陷入沉思,点燃小女儿带来的,在微弱的烟光中找寻一丝心灵的慰藉。这个曾经几乎得罪所有亲戚的老人,如今在孤独和回忆中度过他的晚年。 (来源中国青年报)想了解更多新闻请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