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污水治理三宗罪:污水处理厂“变身”排污主体

探访多地水务界,揭示污水处理之困局

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湖北、内蒙古等地的水务界专家及企业家,发现污水处理领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地普遍存在“重供水轻排水”的现象,将污水处理厂视为简单的“化粪池”,导致城市污水非法排放愈演愈烈,处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深入调研后,我们发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处理标准过低,使得污水处理厂自身成为了最大的排污主体。这一现象令人震惊,也让人深感忧虑。

在城市中,污水本应通过专门的管网收集,经过污水处理厂的严格处理后再达标排放至河道。现实中却存在一些“非正常渠道”的排放方式。有的污水未经隔油池直接排放到井里,有的则直接渗入地下,还有部分被当作农业灌溉用水使用。

以北京市著名的餐饮一条街——簋街为例,这里灯红酒绿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污水的困扰。有的餐饮店将餐厨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井里,导致井内油污堆积,不仅堵塞了雨水管道,连污水井都要溢出。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造纸厂采取恶意排放的方式,将工业废水通过渗坑、渗井等方式向地下排放。这些污水长期渗入地下,将对地下水造成难以修复的污染。

还有一部分污水被当作农业灌溉用水使用。虽然京津地区用水紧张,但在春灌期间,一些区县仍希望购买北京的污水“指标”进行灌溉。由于北京市也缺水,尽力将污水留在本地资源利用,不向天津排放。尽管如此,北运河仍成为了京津农民期盼的“及时水”。

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设市城市、县已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513座,污水日处理能力约1.49亿立方米。多位水务界专家和企业界人士表示担忧的是,现有的处理标准过低,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他们指出,现有的污水处理标准仅停留在拦截杂物的层面,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达标排放还有很大的差距。即便达到一级A的标准,与地表四类水标准也相去甚远。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文剑平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城市污染已经严重到几乎所有城市河道都成了劣五类,城市周边河系大多也都是劣五类。污水处理厂就像是农村家中的厕所,而自来水厂则像客厅一样是要上台面的项目。”他认为目前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因此呼吁各地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并加强监管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污水处理厂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些处理厂却常常面临低效率运转的困境。管网不配套成为制约污水处理厂发挥效能的关键因素。即便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由于缺乏配套管网,其处理能力依然有限。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指出,一些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仅在部分时间内运行,俗称“半开半关”状态。

巨大的能源消耗是污水处理厂面临的另一难题。仅风机的能耗就占到了总费用的60%左右,开一小时便要消耗数十万元。由于膜处理污水成本较高,加之对污水处理重视不足,我国污水处理厂普遍对采用膜处理等新技术持谨慎态度。文剑平提到,膜技术处理使得污水无法偷排,这也使得一些地方反倒不愿意采用这一先进技术。

污水处理标准亟待提高。前端污水不能全收集与末端污染物不能理是两大核心难题。相关人士建议,应提高污水处理标准,从当前的一级A排放标准升级到地表水四类甚至三类的标准。污泥处理应被纳入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并强制进行。

在老城区,由于管网不配套,污水不能实现全收集,雨污合流导致下水道井口散发出刺鼻的臭味。而在新建城区,基本实现了污水管网配套、雨污分流。这反映出我国在污水处理方面的进步与不足。

污泥是污水的终极产物,但其处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污水厂签订的合同往往只处理水,而不涉及泥的处理。污泥在技术路线、处理工艺上还存在争议。天津市环保局水环境保护处副处长李安定指出,污水厂只是简单地将污泥填埋或干化,并未进行有效处理。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警告说,如果不妥善处理污泥,其高污染性将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一些企业虽努力解决排污问题,但仍面临新的挑战。沈阳同联药业有限公司为解决污水处理后的药渣残留问题而奔波。他们发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有一家危废处理厂,但这家厂虽已建成却未运行。

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应提高认识并加大投资。相关人士建议将污水处理厂视为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设施,甚至进一步转化为再生水资源的重要设施。应购买专业化服务,并在污泥无害化领域履行公共服务职责。专家还建议,根据供水费收取相应的污水费,以补贴污水处理欠账和再生水厂的建设成本,这样有助于形成污水处理的长效机制。(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世界著名黑客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