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协委员对于如何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育观的问题,提出了众多富有见地的建议。他们结合各项提案与深入调研的成果,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核心方向来展开工作:
一、全方位引导措施
政协委员提议,我们应当从多个维度出发,引导年轻人形成健康的婚恋观念。强化观念教育至关重要。他们倡导将婚恋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和学校课程,让父母和教师共同引导年轻人摆脱传统束缚,如“高彩礼”和“门户偏见”,帮助他们建立理性的择偶观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也是重要一环。群团组织如妇联、教育及文化部门可联手开展宣传活动,推广“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的理念,减少对于婚姻家庭的过度负面描述。针对青年群体在婚恋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生育恐惧等问题,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情感关怀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
为了减轻年轻人在婚育方面的压力,政协委员建议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搭建高诚信度的婚恋交友平台,整合婚恋咨询、法律支持、育儿指导等资源,为年轻人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他们的婚育成本。优化职场环境也是关键一环,企业应完善弹性工作制、育儿假等制度,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缓解婚育与职业发展的矛盾。媒体也应发挥正向引导作用,减少影视作品对婚姻矛盾的夸张刻画,传播科学的生育知识和家庭责任共担的案例,增强青年对婚育的信心。
三、完善教育及政策保障
加强高校婚育教育是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育观的重要环节。调研显示,大学生的婚育意愿相对薄弱且相关知识匮乏,需要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加强情感教育和生育知识的普及。政策激励也是关键措施之一。可以发放育儿补贴、减免多子女家庭教育费用,并对三胎家庭实行学前教育至大学教育全免费。提高二胎、三胎家庭个税抵扣额度,减轻养育负担。健全托育服务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扩大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范围,推动社区托育设施建设,为家庭提供便利的育儿支持。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旨在推动婚育观念从个体到社会层面的系统性转变,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和谐、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