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标抢注主体及时序
在近期的事件背景下,商标抢注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与“都美竹”相关的商标抢注情况。
在吴亦凡事件发酵的2021年7月,多家企业和自然人迅速行动,集中申请“都美竹”商标,涉及的类别相当广泛,包括广告销售、服装鞋帽等共28个类别。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这些商标的状态均为“申请中”。其中,高地塔(广州)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等是部分申请主体。
与此另一与吴亦凡相关的词汇“小G娜”的商标抢注情况也引人注意。该词最早在2016年6月,即吴亦凡事件首次爆料后,由厦门隐私保护服务有限公司提交申请。除广告销售类商标无效外,其他类别已成功注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吴亦凡相关的衍生词汇也被抢注,如他的称号“吴签”被申请了31个商标,其中“上海吴签企业服务工作室”直接将其作为公司名称。还有一些延伸词汇,如“见亦思签”“美竹吴签”等,也被商家申请商标。甚至有一个谐音梗“Word很大”也被用于商标申请。
二、商标抢注引发的争议与批评
对于这种行为,社会舆论普遍持批评态度。许多网友认为这种抢注行为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并涉嫌恶意消费社会热点。律师也指出,抢注他人姓名或事件相关词汇可能违反《商标法》的规定,存在法律风险。
从企业的角度看,部分企业的抢注动机也受到了质疑。他们通过抢注商标来博取短期流量,而非用于实际经营,这种投机心态被批评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事件的影响及启示
这次商标抢注事件反映了商标注册领域长期存在的“蹭热点”乱象。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利用公共事件进行商业化滥用,对社会的道德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我们需要进一步规范商标审查机制,加强监管力度,遏制这种不良风气。企业和社会大众也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避免将公共事件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商业利益的更应注重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