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露的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式步入秋季,此时呼吸道疾病开始频发,特别是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人群更需要关注肺部健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肺部,除了提倡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外,我们还推荐大家每天抽出宝贵的10至20分钟,学习并实践“养肺五法”。
养肺护肺有八大方法,包括常笑宣肺、常按摩护肺、主动咳嗽净肺等。常笑宣肺是因为中医有“常笑宣肺”之说,大笑能使肺扩张,清理呼吸道。还可以尝试腹式呼吸法和缩唇呼吸法来清肺。多做扩胸运动和提倡腹式呼吸法也能健肺。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选择常食粥养肺,如银耳、百合等食材都有滋阴润肺的功效。莲子、芡实等也有滋阴润肺的作用。
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为大家推荐了八款清肺润肺的食谱。其中包括白菜炒木耳和椰汁香芋西米露。白菜炒木耳不仅能滋阴润燥,还有养胃通便的功效。而椰汁香芋西米露则是一道美味又养肺的甜品。
在这个秋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通过简单的日常习惯和美食的摄入,为肺部提供最好的保护。因为肺部健康关系到我们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保护肺部,远离呼吸道疾病,让我们的呼吸更加顺畅,生活更加美好。
目录:
养肺护肺的八大方法
八款清肺润肺食谱
7大养肺水果帮你滋阴润肺
秋季寒露后的养肺五法
咳嗽胸闷别忘养肺护肺
一、养肺护肺的八大方法
1. 常笑宣肺:中医有“常笑宣肺”之说,每天适度开怀大笑有助于清理呼吸道。
2. 常按摩护肺:按摩迎香穴和肺俞穴有助于保护肺部健康。
3. 主动咳嗽净肺:定期在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和肺部的污染物。
4. 主动喝水益肺:秋季干燥,多喝水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5. 深呼吸清肺:尝试腹式呼吸法和缩唇呼吸法来清肺。
6. 常运动健肺:多做扩胸运动,增强肺部功能。
7. 常食粥养肺:选择银耳、百合等食材煮粥,滋阴润肺。
8. 常食疗润肺:莲子、芡实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可搭配制成各种美食。
二、八款清肺润肺食谱
1. 白菜炒木耳:具有滋阴润燥、养胃通便的功效。
2. 椰汁香芋西米露:美味又养肺的甜品。
功效:香芋富含粗蛋白、淀粉和粗纤维,具有散积理气、解毒补脾、清热镇咳的神奇效果。而西米则能健脾、补肺、化痰,更兼具美容养颜之功效。
三、木瓜鱼尾花生汤
原料:木瓜、花生、鲩鱼、生姜。
做法:选用半生熟的木瓜,去皮去核后,洗净切厚片。花生肉带着红棕色花生衣,经清水浸透洗净。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将新鲜鲩鱼尾刮去鱼鳞,清水洗净后沥干水分,用少许油和姜片煎至微黄。然后,将花生肉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煮沸,再转为中火煲1小时,接着加入鱼尾及木瓜,再煲1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这款汤水融合了花生的益脾润肺、补血功效,木瓜的滋养、消食、杀虫作用,生姜的解表、散寒、温胃、解毒效果,以及鲩鱼尾的暖胃和中、平肝、祛风、活血功能。成为一款既能健脾开胃、补中益气,又能滋补养颜、强壮身体的汤水,尤其适合秋季饮用。
四、南北杏菜干猪肺汤
原料包括猪肺一副、猪瘦肉200克、白菜干100克(干货)、南北杏各10颗、陈皮适量等。白菜干经过浸泡后洗净切段,南北杏和陈皮以及猪瘦肉也需洗净备用。猪肺经过处理切大块后,与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瓦煲内煮沸,再小火煲两小时即可。此汤具有润肺燥、清肺胃热的功效。
五、枇杷银耳粥
以粳米为基础原料,加入枇杷和银耳等材料制成。枇杷具有缓解哮喘的功效,而银耳则能滋阴养颜。这款粥能缓解哮喘,对女性具有特别好的滋阴养颜效果。
六、糯米桂花藕
选用莲藕和糯米为主要原料。糯米淘净后温水浸泡,藕洗净切段并填入糯米,再煮两小时即可。此菜品中的莲藕具有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功效,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及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七、雪梨百合润肺汤
选用雪梨一个、百合若干片和枸杞制成。将雪梨带皮切块与百合一起煮沸后撇去浮沫,盖上锅盖煮约半小时后放入枸杞即可。雪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百合则能清热去火润肺安神。这款汤能润肺去燥。
秋来寒露之时,养肺正当时。对于经常食用的人而言,此刻正是补益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的绝佳时机。葡萄制干后,其铁和糖的含量更为丰富,成为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不仅如此,其他食物如石榴、甘蔗、梨、大枣等,同样具有滋养身心之功效。
石榴性温味甘酸,生津液、止烦渴是它的专长。对于那些因津液不足而口燥咽干、烦渴不休的人们来说,石榴无疑是食疗的佳品。无论是捣汁还是煎汤饮,石榴都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尤其对于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甘蔗汁性平味甘,是解热、生津、润燥的良品。它不仅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治噎止呕,还有“天生复脉汤”之美称。中医常将其作为清凉生津剂,用于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症。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不仅能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等多种方式都能发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大枣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润心肺、调营卫、滋脾土、补五脏、疗肠癖、治虚损等功效显著。中医常用大枣治疗小儿秋痢、妇女脏燥、肺虚咳嗽、烦闷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
柑桔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柿子则能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而在秋季寒露之后,养肺更是重中之重。可以通过摩鼻、摩喉、吐纳等方法来养护肺部。经常进行这些动作可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有利咽、止咳、化痰的作用。开怀大笑也是养肺的好方法,笑能使人胸廓扩张、胸肌伸展、肺活量增大,有助于解除疲劳,恢复体力。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增加。医院统计数据显示,在天气变化较快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呼吸科接诊量明显增加。老年人由于气管更敏感,雾霾天气下更容易过敏,病情也会加重。在这个特殊时期,更应该注重养肺护肺。中医所讲的“肺”包括整个呼吸系统以及部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保护肺部健康至关重要。在西医的视野里,肺是一个具体的器官,主要负责呼吸,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而在中医的哲学体系里,肺的概念更为丰富和深入。
中医将肺视为五脏中的“华盖”,地位崇高。这是因为肺在人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位于脏腑之顶,如同天空的华盖,庇护着我们全身的气血阴阳。肺叶娇嫩,既不耐寒也不耐热,容易受到外界邪气的侵袭,因此又有“姣藏”之称。
在中医的生理观念中,肺不仅主导呼吸,还主一身之气。也就是说,全身的气由肺部管理,肺能够调节气血的运行,辅助心脏维持气血的正常循环。
长时间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往往与肺功能不佳有关。中医所指的肺与呼吸系统关系密切,除此之外,许多其他疾病也可能表现为咳嗽等症状,如急性肺水肿和心律失常等。这些都与中医所描述的肺的功能异常有关。
具体来说,中医中的“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具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功能。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生成宗气,这个过程中肺起到了关键作用。肺的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旦肺功能出现异常,就可能影响到宗气的生成和全身的气机升降出入,导致气短、声低、乏力等症状。
中医对肺的理解更为深入和全面,涵盖了更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在出现相关症状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肺部的健康状况,还需要从全身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协调的角度来理解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