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的李亚冰副主任药师。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将每年的11月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旨在提升全球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警觉性,共同保护抗微生物药物。
你是否觉得抗微生物药物离你很远?其实,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等常见药物都属于抗微生物药物。它们能够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治疗由这些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除此之外,还包括抗病、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
近年来,“超级细菌”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些“超级细菌”实际上是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人类与细菌的斗争从未停止,而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是其生存的一种必然途径。滥用药物加速了这一过程,使得细菌从单一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甚至成为无法治疗的“超级细菌”。这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增加了疾病治疗的难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对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行为。例如:
错误一:感冒了就使用抗生素。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只有在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错误二:追求新的、高档的抗菌药物,迷信广谱药。并不是广谱药物就一定优于窄谱药物。合理用药应根据感染细菌种类来选择,首选针对性强、窄谱、安全性好的抗菌药物。
错误三:将抗生素视为“消炎药”。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无效。而消炎药主要针对的是非感染性炎症。
错误四:症状好转后就擅自停药或减量。不足量的使用往往容易催生耐药。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应遵医嘱,足量使用。
我们要正确看待抗微生物药物,既不滥用,也不盲目拒绝,而应遵医嘱合理使用。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这些宝贵的药物资源,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通讯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林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