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20元的医保药价转手可卖至600元

吗替麦考酚酯,又称“骁悉”,是肾移植术后不可或缺的一种抗排斥药物。其标准包装规格为每盒含有40片,每片含有有效成分0.25克。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药品定价不菲,通常需要花费五六百元购买一盒。借助医保系统的支持,患者只需承担一二十元的费用,就能获取这一重要的治疗药物。

正是这样的价格差异,让一些患者开始从中寻找商机。他们利用自己的医保卡在医院购买到低价药品后,转而加价销售给那些急需治疗且不了解市场价格的患者或家属。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更有甚者会从其他持有医保卡的病友手中购买药品再转卖。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药品市场的公平性,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不久前,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曝光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千万的非法经营药品案件。涉及此案的多家医疗机构均为当地的知名民营医院。案件的背后隐藏着一条错综复杂的药品供应链。

案件的起因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杭州市药监局稽查支队的执法人员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杭州天目山医院采购的“骁悉”来源可疑。经过深入调查与仔细核对,他们发现该药品的销售单据存在问题。其中一张送货单上虽然标明销售单位为包头京华公司,但却加盖了安徽华源公司的公章。这一明显的矛盾立刻引起了执法人员的警觉。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执法人员发现更多进口药品如普乐可复和新山地明也存在类似问题。这些药物同样是肾移植术后的抗排斥药物,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如果这些药品存在任何质量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执法人员立即进行了药品鉴定,幸运的是这些药物均为真品。但这也意味着有不法分子试图在合法渠道进行非法牟利的行为存在。

随着调查的深入,执法人员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售药的业务员身上。吴荔明作为涉案的销售人员向医院提供了虚假的资质材料并销售了数百万元的药品。经过分析研判,执法人员认为吴荔明很可能是借助外地公司以挂靠过票的名义在杭州销售药品,实质上是在无证经营药品。由于涉案金额巨大,已经涉嫌非法经营药品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责任。在执法人员的推测下杭州市食品药品监察稽查支队决定启动与公安的联合打击机制展开深入调查并成功将吴荔明抓捕归案。

经过进一步调查得知吴荔明的药品来源主要是通过一些肾移植病人从医院获取后再转卖给他的在济南有一位名叫张某的病人他是吴荔明的主要供货商之一调查发现这些药物并没有通过合法渠道流通而是通过个人之间的非法交易从医院流入市场这不仅破坏了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构成了威胁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也提醒广大患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切勿因小失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安全风险。在杭州医保监管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执法人员对杭州市内的多家医院及门诊部展开深入调查,重点聚焦于服用特定药品的患者群体。此次调查的目标之一是患者吴某(女,杭州人,已被取保侯审)。据吴某初步交代,她利用自己的医保卡或向其他享受医保政策的病友购买价值超过十万元的药品如“骁悉”,再高价转售给吴荔明等人。

随着调查的深入,吴荔明等人药品来源的渠道逐渐明朗。除了之前已知的天目山医院,他们还将药品销售至钱江医院、虹桥医院等民营医疗机构,涉案金额高达一千万元。这一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吴荔明团伙非法经营药品案被列为浙江省2011年十大典型药械案件之一。

杭州市药监局药品稽查支队队长柳静波表示,吴荔明等人的作案手段极其隐蔽,他们通过利用自己的医保卡从医院低价购买药品,或者从其他持有医保卡的病友处低价购药,再高价转售给另一部分犯罪嫌疑人。后者再通过外地医药公司以“走票”形式将药品流回医院。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不仅损害了医保基金的安全,也威胁到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目前,包括吴荔明在内的四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强制措施,该案已移交至西湖区人民检察院,不久将提起公诉。杭州市药监局表示,涉及的医疗机构在此案中也难逃责任。他们在购进药品时对供应商及销售人员资质审核不严等违规行为将受到严肃处理。

长期以来,利用医保套现的行为屡见不鲜,且屡禁不止。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在于涉及医保套现的各方都能从中获利,从病人到赚取差价的药贩子,再到不受药品集中招标机制制约的民营医疗机构。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以欺诈手段骗取国家医保基金,社会危害性极大。由于一些骗保行为较为零散,难以达到够罪标准,有时又因证据不足难以认定,实际操作中以诈骗罪认定较为困难。

为了彻底斩断这一利益链,除了加强执法力度,还需要从制度上加以防范。只有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有效遏制这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也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医保基金重要性的认识,共同维护医保制度的健康运行。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